我發現那些「不怕事」的人,都有這1種頂級心態

常常為了一個數據的精準、一句台詞的妥帖,反覆斟酌、徹夜難眠。
因為長期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他得了嚴重的憂鬱症,身體暴瘦,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慢慢地,他開始意識到,世間萬物本來就難以達到完美,過度追求完美反而會成為一種自我束縛。
於是他開始嘗試做出改變。
工作流程上,他不再獨自包辦所有細節的敲定,而是學會信任團隊成員,給予他們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間。
面對新聞素材,他不再苛求每個角度都無懈可擊,而是聚焦核心要點,以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事件,用最簡潔有力的方式傳遞訊息。
萊昂納德・科恩曾說:“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有時候,允許「瑕疵」的存在,或許是另一個角度的「完美」。
人生本不必步步精準,放下完美主義執念,允許自己犯錯,學習與不完美的自己共處,人生才能更加張弛有度、從容自在。
來源:視覺中國
接受世事無常,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楊紛先生曾說:“世態人情,比若天氣,無常之極。”
電視劇《人世間》中,週秉坤起初是個普通的工人,過著普通的生活。
但因為和養子鄭楠的生父爭奪監護權,週秉坤失手傷人,被判入獄12年。
出獄後,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作機會變少,生活壓力倍增。
周秉坤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重新努力融入社會。
他擺地攤、開餐館,一點點改善生活。
儘管生活還有諸多不如意,但他坦然面對生活所給予的一切,順其自然的在平凡的日子裡尋找幸福。
世事本無常,在無常的世事中積極探尋生命的意義與內心的安寧,方能無畏前行。
回首過去的2024年,生活無情地拍打了許多人。
有人被房貸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
有人因為職場寒冬,在裁員中失去工作,收入銳減;
有人突遭病魔侵襲,甚至眼睜睜看著親人意外生病離世…
越來越多的人感慨:世事無常,生活太難。
但我們也該明白,困境雖然難熬,卻也正是成長蛻變的時機,它逼著我們去尋找出路,去調整心態,去重新認識生活。
恰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世事無常是人生不變的旋律,學會接納這份無常,允許一切如其所是,才是對自己最溫柔的對待。
來源:視覺中國
寫在最後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們總執著於掌控一切,試圖讓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願運作。但現實卻一次次告訴我們,這不過是一場徒勞。
如今才真切領悟到,坦然接納他人的差異、包容自身的不足、順應世事的變遷,允許一切自然而然地發生,才是一個人真正的頂級心態。
這種頂級心態並非遙不可及的空中樓閣,它就紮根於日常點滴。它能幫我們更從容地應對生活瑣碎,化解人際矛盾,熬過艱苦歲月。
當我們都能在平凡日子裡修練這份心態,生活自會回饋給我們更多的和平、喜悅與力量。
讓山歸山,讓水入水,接納萬物本然,靜修於心,勿求於外,才能一路前行,一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