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吵架時「超常發揮」?

當對方攻擊你這一點時,你就可以不被突如其來的指責推倒,而是快速反應過來,告訴對方:
我的確在這部分需要改進,我承認。但我會努力去做,而且我也有其他優勢,並不是做不好。
這時,你的淡定承認,反而會讓對方措手不及。
第二個原因是,有的人受到的教養方式過於嚴格,主導迴避衝突。
例如小J,在成長過程中,她總是被教育不應頂撞大人,不應和人有矛盾,要搞好人際關係。
她上學時,一旦和同學吵架,被罵的總是自己。
“一定是你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不然別人怎麼會無緣無故討厭你?”
“別人都可以搞好關係,為什麼你不可以?”
因為總是遭受指責,在這樣的人心裡,和人起衝突,意味著毀滅。
長大後,她總有迴避衝突的傾向,內心缺乏一種「戰鬥」姿態。
以至於對方已經非常明確地朝自己開砲了,她的第一個反應卻是:趕快逃跑。
當你無意識中已經決定自己的“行進方向”,那麼大腦也不會積極主動地組織反擊。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是,天生道德感過高的人,總是覺得自己不該「傷害」他人。
因為天生共感強,換位思考之後便覺得,這樣的卑鄙攻擊是不可想像的。
所以即使有時遭遇很過分的指責謾罵,他們也很難用和對方一樣的方式來回擊。
寧願自己承受,也不願意與之為伍,轉而尋找一些內修的方法,讓自己平靜。
這樣的人長期壓抑自己的攻擊性,即使找到了平靜,也是一時的。
一旦爆發,反而會變得極端。
當然,還有很多因素,例如外在環境的安全性,攻擊對象的權威性等等,會影響一個人在當下無法立即採取最合理的方式回懟攻擊者。
而了解了主要的幾個原因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訓練自己擁有快速回嗆的能力。
來源:視覺中國
關鍵是
永遠不要自證
無論外界如何變化,改變自己的內在,保持穩定,永遠是應對環境中威脅的核心法寶。
你必須和你自己站在一起,才能擁有真正強大的力量。
而為了有和自己站在一起的能力,首先要學習內外整合歸因。
一般無法回嗆的人,都會習慣性地把問題的原因歸給自己,就是我的錯。
這可以稱為:向內歸因。
這種罪惡感會籠罩他們許久,當回過神來,就會發現一切是不合理的。
但已經太晚了,失去了反擊的機會。
而如果細緻覺察,你會發現喜歡指責他人的人,很多都習慣把問題推給別人,即向外歸因。
如果我們要很快對外界攻擊採取反應,就需要改變盲目向內歸因的習慣。
把自己的問題和你這個人分開:
你沒有做好這件事,不代表你是失敗的人。
在每一個內疚點上,挑戰自己的核心理念:
仔細想想,這件事完全是你一個人的錯嗎?你真的什麼都做不好嗎?
同時,把屬於別人的問題還給別人。
不該你承擔的,就不要承擔。
這樣,你會少很多情緒內耗,內心也就有了更多資源處理外在矛盾。
來源:視覺中國
掌握這個核心,在具體的情境中如何做呢?
執行中的關鍵是,千萬不要陷入自證。
不管對方說什麼,你都不需要向對方證明自己是好的,自己是對的。
你一定要學會相信自己的感覺。
一旦陷入自證,你就開始不穩定,失去了反擊的「制高點」。
很多人都非常欣賞某網紅的懟人能力。
比如,有人評價她是個沒有辨識度的美女。
她的回應是:美女再沒有辨識度也是美女,不像你醜得千奇百怪。
有人質疑她雙眼皮是做的,她接茬:對的,我用菜刀砍的。
再例如,有人叫衰她:現在很火,早晚得涼。
她不生氣,而是自嘲:那肯定的,網路誰不會涼啊,但涼也是你先涼。
你會發現,當她回擊指責或嘲諷時,從來不會努力證明對方是錯的,自己是對的。
甚至面對羞辱,敢於自嘲和開玩笑,接著對方的話茬,在對方的邏輯上,打敗對方。
而能這麼做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有正向的自我和穩定的三觀。
來源:視覺中國
寫在最後
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邊界感,不主動傷害他人。
但面對傷害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時,壓抑換來的平靜,是極為痛苦,且不可取的。
要允許自己去攻擊,接納自己任何情緒的合理表達。
這樣,你會少很多煩惱,情緒會越來越穩定,自我也會更完整。
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你雖不完美,但也絕不糟糕。
承認自己有不完美的地方,也要看到自己的閃光點。
只有發自內心地允許這樣的自己完整地存在,才能保護自己,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