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最心酸的事,不是跟老公吵架,不是小孩學習不好,而是把日子過反了

一位媽媽最心酸的事,不是跟老公吵架,不是小孩學習不好,而是把日子過反了
value101 2025-04-02 檢舉

過度犧牲自己的媽媽會因為自己的付出,而期望得到更多的回報與認同。

而孩子可能因為無法承受這份沉重的愛而感到壓力重重。

這種失衡的情緒狀態,不但不利於媽媽的身心健康,也不利於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來源:視覺中國

 

在一個家庭中,最該被富養的是媽媽

有種說法:媽媽是家庭中的定海神針,媽媽幸福,日子就會和順。

因此,一個家庭需要達成共識,保持一種觀念:

最該被富養的,正是媽媽。

請支持鼓勵媽媽去做喜歡的事,當然,媽媽也要解放思想,學會放手。

 

①培養興趣嗜好,提升自我價值感

很多媽媽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嗜好。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孩子的長大,她會感到越來越空虛和不滿。

此時,媽媽最好的選擇是重新找回自我,重拾以前的興趣或培養新的嗜好,如繪畫、瑜珈和閱讀等。

 

就像《玫瑰的故事》中的女主角黃亦玫,即便已到不惑之年,仍能追逐心之所向--學開飛機。

透過這件事,她不僅挑戰了自己的極限,也提升了自己的價值感,為女兒樹立了不畏年齡、勇敢追夢的榜樣。

在追夢的過程中,媽媽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再時時刻刻關注和擔心孩子,自己變得更有自信和快樂,家庭氛圍也因此變得更加和諧與溫馨。

 

來源:視覺中國

②學會放手,給足孩子成長空間

英國心理學女博士西爾維亞‧克萊爾說: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適時放手,給足孩子成長空間,才是媽媽給孩子真正的愛。

 

例如:

學業上,不要過度幹預,讓孩子自主選擇方向和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興趣上,不要一味強加,讓孩子自由發掘內心的熱愛,享受追求夢想的過程;

社交上,不要過度保護,讓孩子自發性探索人際溝通之道,培養獨當一面的能力。
當然,學會放手,並不代表放任自流。

媽媽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指導和幫助,讓他們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同時,媽媽也要學習接納孩子的不足和失敗,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態來面對孩子的成長。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獨立、自主、有創造力的孩子,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與孩子“課題分離”,是每個媽媽當下要學習的必修課。

課題分離,就像是孩子與媽媽之間的美麗舞蹈。

媽媽是那位優雅的引導者,而孩子則是那位逐漸長大的舞者。
起初,媽媽緊緊牽著孩子的手,教他舞步與節奏。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需要學會獨自旋轉、跳躍,並演繹屬於自己的舞蹈。

這時,媽媽便需要適時地鬆開手,站在一旁,以充滿愛與鼓勵的目光,注視著孩子自由地舞動。
真心希望媽媽們,愛孩子的同時也多愛自己一些,與孩子一起成長和進步。

期待我們都能成為勇敢、自信的媽媽,活出更飽滿、熱情的美好模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