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身體照顧好,就是在賺錢

《美國醫學會雜誌》曾追蹤調查了144萬人長達18年。
研究結果顯示:長期運動的人至少降低13種不同類型癌症的發生率。
俗話說得好:“槍不擦不亮,身體不練不壯。”
要讓自己動起來,其實並不難。
比如:
可以珍惜零星的時間,就地跺跺腳、甩甩手、伸懶腰等,注重微習慣的力量;
打心裡認可運動的好處,常常看一些運動類的科普文章;
買一張健身模特兒的海報貼在家裡,時時提醒自己向偶像靠近;
嘗試多種運動,如跳舞、騎車、打羽球、攀岩等,避免因枯燥而產生懈怠心理。
紓解情緒,自我安撫
曾看過關於全紅嬋的一個採訪,她說自己跳水跳得不好會“罵街”,連走過的易拉罐都要踩一下。
網友紛紛表示贊同:
“十幾歲正是憋不住的年紀。”
“三十幾歲也一樣,跟年齡沒關係,憋會憋出病,必須要發洩出來。”
當然,這裡的“罵街”,是在註意場合、不打擾別人、注重分寸的前提下,給自己一個釋放壓力的出口。
心理學上,有一個「霍桑效應」。
霍桑本是一家工廠的名字,為了改善工廠效益,研究團隊改變了工作場所的環境,重新安排了工作時間和休息間隔。
但員工的積極性並沒有被調動。
後來,研究團隊為了排解員工的情緒,讓員工宣洩對公司和生活的不滿。
而他們只負責傾聽和記錄,不反駁,也不給建議。
出乎意料的是,這樣的發洩,讓員工的精神狀態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也大幅提升。
電視劇《三悅有了新工作》中,蘇蓉的初戀去世了。
妹妹蘇文靜立刻打電話安慰她:“難過的時候,不妨哭出來,保重自己。”
此情此景,引發了網友們的強烈共鳴,評論道:
“只有愛你的人才會告訴你:不痛快要發洩出來。”
莎士比亞在《奧賽羅》中寫道:
「用言語把你的悲傷傾洩出來吧;無言的哀痛是會向那不堪重壓的心低聲耳語,叫它裂成片片的。”
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大凡內心壓抑都伴隨著未表現出來的“攻擊性能量”,這是一種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很大影響的負面能量,最好找一個方法將其發洩出去。
當情緒被一味地壓抑,往往會以更極端的方式爆發出來。
所以,不妨學會接納情緒,合理宣洩,給身體排毒。
比如:
透過深呼吸或冥想來放鬆身心,緩解壓力;
難過的時候,不妨打開一部喜劇片,或是給自己講一個笑話,透過大笑來緩解悲傷;
摒棄「哭等於懦弱」的偏見,允許自己哭出來,允許自己堅強,也允許自己脆弱,痛痛快快哭一場,哭完依舊鏗鏘前行。
萬病心中生,萬境心中起。
壓抑情緒,只會被它反噬,接納情緒,才能和平共處。
寫在最後
羅曼羅蘭曾說:
“無論科研成果在表面上或實際上把人分成幾等,人與人最大的不同,還是身體好或不好。”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愈發不能輕易倒下。
好好吃飯,戒掉外賣,在慢燉時光裡輕點這人間煙火;
堅持運動,揮灑汗水,在足尖丈量下見證自我的蛻變;
管理情緒,學習寬心,在自我調節中對生活報之以歌。
如此,方是一個中年人最高級的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