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勢沒背景的普通人出頭:走暗道、進窄門、耕瘦田

沒錢沒勢沒背景的普通人出頭:走暗道、進窄門、耕瘦田
value101 2025-04-04 檢舉

正所謂,做難事必有所得,人生終究是沒有白吃的苦。

餘華作客《我在島嶼讀書》時,也說過類似的話:

“人的一生要有所選擇,別人都搶的東西你不要去搶,你要認真地選一下,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東西,人要懂得進窄門。”

命運的走向,就藏在這「寬窄」之中。

你選“寬門”,不願為難自己,日子也過得輕鬆,卻慢慢泯然於眾;

你選“窄門”,逼自己去啃硬骨頭,等熬過最苦的日子就能嶄露頭角。

 

《令人心動的offer》中,女律師劉思遠,令我十分欽佩。

劉思遠是典型的小鎮做題家,靠著讀書一路拼殺進清華。

畢業後,為了在律所早日立足,她專挑難打的官司,難纏的客戶來應付。

風險較高的工作,別人避之不及,她卻當仁不讓地搶過來。

她不給自己留退路,倒逼自己去成長,憑本事解決一個個難題。

當熬走那些吃不了苦,扛不住壓力的人,劉思遠便在業界站穩了腳步。

所以說,咱們普通人要出頭,還要吃得苦中苦。

 

《百家講台》上,王立群教授就曾提醒大家:人在社會上打拼,有個起點問題。

起點高,生活會比較順,人也能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獲得別人沒有的成功。

但大部分人,是起點比較低的,就很有可能一輩子被埋沒。

而不想被埋沒,人就得在艱苦的磨礪中,拔高人生的起點。

去自討苦吃,去迎接風雨,去幹別人害怕的、扛不住的事。

 

03

耕瘦田

商業教練古典說過這麼一句話:“高手一旦找到目標,就專注耕耘,咬定青山不放鬆。”

就算是一塊貧瘠的瘦田,只要捨得出力氣,照樣能種出莊稼。

尤其是咱們普通人,做起事來就不要挑三揀四,這山看著那山高了。

要像麥苗一樣,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穩穩紮根,狠狠生長,搶不到肥田沃土的人,要學會耕瘦田。

遲早有一天,我們也能迎來人生的五穀豐登。

 

職場劇《沒有工作的一年》中,何雨和歐莎同是理財公司的銷售員。

何雨人脈廣,資源多,一出手就是幾十萬的大單。

而歐莎則恰恰相反,是個無背景無資歷也無人提攜的職場小透明。

很長一段時間,歐莎只能在工作上“撿漏”,去對接一些散戶,或者何雨挑剩下的客戶。

有人嘲笑她是“業務上的拾荒者”,但歐莎卻並不在意,仍勤勤懇懇地服務著她的那群“小客戶”。

 

為他們每天推播理財訊息,耐心解答各種問題。

即使客戶的本金很少,歐莎都會給好幾種理財方案;就算客戶不簽單,歐莎照樣提供細緻周到的服務。

漸漸地,她手上有了一批很穩定的中小型客戶。

後來,投資業整體下行,許多同事被裁,反而是歐莎成了業務骨幹。

為什麼呢?

 

因為習慣了種「肥田」的人,根本耕不了瘦田,他們吃不了那種苦。

歐莎那些被裁的同事,要嘛嫌小客戶麻煩,要嘛看不上小客戶的績效,反而一天天盼有大客戶光臨。

然而,大客戶已經自身難保,怎麼可能理會他們。

在這種情況下,踏實肯幹的歐莎自然就脫穎而出了。

大冰在勸大夥「耕瘦田」的時候,分析得很透徹:

他說,這天底下,沒那麼多肥田留給一般人。

誰不喜歡輕輕鬆鬆就過上好日子,可這不現實;現實是,要想成事,你就得一步一步苦出來。

在別人眼不上的領域,在他們不屑一顧的賽道上,尋找機會,累積經驗。

靠自己的雙手,變貧瘠的瘦田為人生的沃土。

 

豆瓣上就有個熱門提問:普通人出頭,要付出什麼?

有個回答很犀利:你必須豁出命去從底層殺出來。

走暗道,另闢蹊徑,熬過無人問津,熬過無助絕望;

進窄門,別再貪圖安逸,去迎接人生高難度的挑戰;

耕瘦田,在荒涼貧瘠的地方,用汗水澆灌出生命的果實。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認清事實,全力以赴,才是一般人的活路。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