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只專注自己,從不關注他人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只專注自己,從不關注他人
value101 2025-04-04 檢舉

 

前幾年,楊天真宣布自己不再當經紀人,轉頭開始做自己的服裝品牌。

那會兒,她每天都在直播,拍短片。

網路上對此罵聲一片,有人嘲諷她就是想紅,也有人質疑她在經紀人圈裡混不下去了。

楊天真卻毫不在意,而是更認真地選品,賣力直播。

直到她成功地將大尺碼女裝推向了時尚界,打破了大眾的身材焦慮。

她說:“人們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是因為太閒,就是內心虛弱,當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時,你是不會在意這些評價的。”

一個人最大的弱點,莫過於把別人放在第一位。

而真正內心強大的人,總會一如既往地置頂自己。

01

心理學上有個「巴納姆效應」。

意思是說,我們常常會受到周遭訊息的干擾而迷失自我,並把他人的言行當作自己行動的參照。

有沒有發現,你大多煩惱憂愁,都是因為太在意外界的評價。

過於看重別人,只會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陷入無止盡的內耗。

電視劇《世界奇妙物語》中,有一集讓我一直記憶深刻。

男主角在銀行上班,尤其在意別人的評價。

有一天,他發現別人對他的評價,很快就會像貼紙一樣貼在自己身上。

開會時,他不過是反駁了部屬的意見。

緊接著,對方就說他是“冷血人渣”,其他同事也在心裡評價他是自以為是。

身上貼滿了別人對他的評價這件事,一度讓他痛苦不堪。

因為害怕大家說自己冷血,他主動批准下屬要做假帳。

後來,一家公司的融資出了問題,為了撕下同事對自己的標籤,他竟替對方背了黑鍋。

可辭職後,男主角面試了許多公司,就因為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內心想法,導致他面試屢屢失敗。

作家章岩說:

「太在意別人,就不能按照自己的內心來活。

長此以往,生活就會失去方向,就像激流中的小船,總在漩渦裡打轉,遲早會葬身水底。 」

過度關注別人,無疑是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交給了對方。

到頭來,你只能活在他人眼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人的精力有限,只盯著別人的生活,就很難過好自己的人生。

 

02

作家張德芬分享過自己的經驗。

她剛離婚那會兒,非常在乎讀者的看法。

所以,她一直遮遮掩掩,沒有公開這件事。

直到有一次,她去上一位老師的公開課,剛好被安排跟一個讀者分享自己的婚姻狀況。

無奈之下,她只好坦白了自己離婚的事實。

說完以後,張德芬忐忑不已,怕讀者會對自己失望。

但出乎意料的是,那位讀者只是愣了一下,便接著問:

“那你還會繼續寫書嗎?”

張德芬這才明白,讀者只會關心她的書,才不會關心她的私生活。

於是,她不再在意別人的想法,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事業上。

自此,張德芬寫出了不少暢銷書,自媒體也做得風生水起。

你看,你過得是好是壞,並沒有多少人關心。

別人的風景,自然也與你無關。

不妨將注意力回歸到自身,人生中自有一片天地在等你。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