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擺脫內耗的頂級心態:事已至此

一個擺脫內耗的頂級心態:事已至此
value101 2025-04-04 檢舉

公社領導勃然大怒,就把他綁到公社批。

少安心中又委屈又氣憤,但轉念又想:事情已經傳開了,再辯解也沒了用。

於是批鬥會上,他只是低著頭,任由旁人批評。

結果回村後,沒人貶低他,反而投來了敬佩的目光。

而批鬥會上,另有一人因破口大罵,則受盡皮肉之苦。

最後那人被送到醫院,這才撿回一條性命。

第二件事,是孫少安在縣城拉磚。

他在附近村莊尋了一處廢棄窯洞落腳。窯洞外面雜草叢生,洞內陰暗潮濕,根本不是人住的。

少安費力才收拾出一方住處。

沒想到,待他落了腳,一個村人卻舔臉皮來收租。

換作常人,必然與之爭論一番,甚至大打出手。

少安卻不說廢話,直截了當地掏了錢。

此後村人再未刁難他,少安才得以順利做工。

這就是少安的處世智慧。

 

面對無法改變的事,他沒有過多抵抗,而是應允其發生。

其實人活在世上,有很多事情做起來,都會舉步維艱。

你如果總是憤憤不平,對抗到底,只會白費心力,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作家愛爾西所說:

當我們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時,我們可以省下精力,創造出一個更豐富的生活。

學會接受,不再抵觸,事情反而會柳暗花明。

3

事已至此,失望不如享受

看過這樣一幅漫畫:

 

一個人被石頭絆倒,狠狠摔了一跤,眼鏡都甩飛出去了。

但他非但沒生氣,反而欣賞起地上的一株幼苗。

當你無能為力時,與其失望沮喪,抱怨命運不公,不如享受眼前所擁有的。

蘇遼曾在《記遊松風亭》中,講述過一次外出遊玩的經驗。

有一天,蘇遼想去山頂的松風亭玩賞,然而他爬到半山腰時,感到腿酸疲乏,筋疲力盡。

當他仰望山頂時,心想這麼高,我又該如何爬上去呢?

此時,他已經累得氣喘吁籲,但又不想輕易放棄。

他仰天長嘆,一臉沮喪。

好不容易強撐著往上走了幾個台階,最後還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就在他失落之時,只見一陣清風吹過,山中樹影搖曳生姿。

看到此情此景,他恍然大悟:“爬不上去又怎樣呢?在這裡也可以觀賞美景呀!”

頃刻之間,他原本失望的內心瞬間釋然,心情大好。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高山。

人人都想攀至頂峰,享受萬般榮光。

現實往往是事與願違,太多人只能行至半途。

於是你會失落、會沮喪、會懊悔,以至於生活佈滿陰霾。

正如網路上一句話所說:珍惜是擁有的捷徑,知足是幸福的根源。

事已至此,既然力不從心,那便斬掉過多的慾求。

當你抬頭四望,便能發現你所苦苦追尋的幸福,原來就在你身邊。

莎士比亞說,只要向前看,你就會發現,此刻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

再爛的事,既木已成舟,便不必抱怨懊悔了。

事已至此,不如試著接受,忽略那些糟糕的事,永遠專注於自身。

當你放棄對抗,允許一切發生,能擾亂你心緒的事越來越少,你的人生也會越過越好。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