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大的清醒:見人少說話,見事少摻和,見利少大方

一旦惹事了,你就承擔了他人的因果,太難了。
戰國時,齊國有一個大力士叫“孟賁”,去秦國應徵工作。
在半路上,孟賁跳上一艘小船。
大家認為,船已經超載了,孟賁應該主動下船。
一個中年人,勇敢地站出來,說:“你以為你是誰,不排隊就上船?”
孟賁一氣之下,把船都掀翻了。
是啊,事情的真相都沒有搞清楚,就開始指責人,就開始提建議。也沒有搞清楚涉事的人是誰。這是要犯錯的。
也許你遇到這樣的熟人,自己喝酒了,導致車輛剮蹭了,就讓你到現場,代替他處理問題。這是背鍋的體現。
也有熟人,請你去代替考試,這是違法亂紀的行為。
半路上,有人故意製造麻煩,你一過問,那麼對方就可能藉機會欺騙你。
做人,沒有事情,就是最好的事。這不是冷漠,而是活得通透。
03
見利少大方,保證生活。
謙讓,是許多人刻在骨子裡的美德。
但是在利益面前,你讓一步,也許就錯過了重大機會。
一輩子沒有幾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沒有幾次能發財,你還是要積極爭取。
你應該清醒地看到──讓利於人的根本,是獲得更大的利益,若不是的話,還是當仁不讓。
我的一個老同學,在電子工廠打工。
有一次,主管要提拔他做技術組的組長。
老同學認為自己的技術不夠好,就謙讓了一番,又建議把機會給另一個工友。
過了半年,電子廠要搬遷,一般員工都不隨遷,只有組長以上的員工才可以隨遷。
這下,老同學失業了,被妻子罵了一頓,這生活也困頓了。
只要你可以把握的利益,都應該去追求。這不是“唯利是圖”,而是養家糊口的必須。
除了工作、賺錢,你在日常的社交中,不要大方,不要什麼都拱手讓人。
比方說,沒有必要的社交,捨去就好了,不要總是請客吃飯,隨禮。
對於一般的人,不要藉錢給他,拒絕就對了。管他是否能夠及時還錢。
贍養父母,應該是兄弟姊妹都一起來,你不要一個人承擔了一切。
分配家財的時候,就應該拿到屬於你的一份。
朋友合作賺錢,你應該執行規則,而不是故意給對方多佔便宜。
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步,會讓別人得寸進尺,會讓自己走投無路,沒有必要。
04
詩人喬·克雷布說:“幻想多麼希望把世界引入迷途,而判斷緩慢而又清醒地選擇它的路。”
成年人,不要對他人抱太大的幻想,也不要以為到處都是好人好事。
你應該學會冷靜,判斷,分析,還要適度的自私。
當你從幻想中醒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很多。
活得現實一點,接人待物就知道怎麼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