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蛋,糖尿病的幾率大增大?醫生:5類人別跟風吃

一天一蛋,糖尿病的幾率大增大?醫生:5類人別跟風吃
value101 2025-06-27 檢舉

還有一種情況是患有高膽固醇血症 或動脈粥狀硬化的人。雞蛋中的膽固醇可能加劇血脂異常,間接促發胰島素抗性。

最後是久坐不動、生活方式極差 的人。不運動、不控制飲食,再好的食物也會吃問題。雞蛋不是罪魁禍首,但在錯誤的生活方式下,它也可能「雪上加霜」。

 

雞蛋是“補”,但不是“萬能”

不少人從小就被灌輸「雞蛋補體」、「坐月子一天吃十個」的觀念。這種文化觀念確實有歷史背景。早年物資匱乏,雞蛋等高蛋白食物稀缺,一旦能吃上,當然被視為「寶」。

可現在不一樣了。營養過剩、肥胖、代謝異常才是主流問題。蛋白質 攝取不再稀缺,反而是過量脂肪和糖分才需要警覺。如果還抱著老觀念猛吃雞蛋,不但沒補到身體,可能還「補」出病來。

 

研究數據不只一種聲音,別盲目站隊

一項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隊列研究指出,長期每天吃一顆雞蛋,與糖尿病風險增加之間並無顯著關聯。但另一項中國的前瞻性研究卻發現,每天吃一個以上雞蛋者,糖尿病發生率略高。

看似矛盾,其實反映出一個問題:個體差異 太大,飲食結構、生活方式、基因背景、腸道菌叢都會影響雞蛋對健康的影響。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吃雞蛋,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意吃。

 

關鍵在“怎麼吃”,而不是“吃不吃”

雞蛋不是“黑名單食物”,但也不是“營養聖品”。一天一顆雞蛋,前提是你其他飲食均衡、活動量足、身體狀況允許。若是天天外賣、久坐、超重、血脂異常,那就得掂量下,雞蛋吃多了是不是給自己添麻煩。

建議是:水煮或蒸蛋為主,保持清淡,不加過多鹽,避免與高油高糖 食物同餐。晚餐盡量避免再吃蛋,尤其是正在控制血糖的人,晚上胰島素敏感性本來就下降,吃太多反而拖累血糖曲線。

茶葉蛋 、溏心蛋、蛋捲偶爾吃沒問題,但別當主食。把雞蛋當零食、宵夜、每天三餐都吃的人,真的該停一停。

 

雞蛋不是魔鬼,但也不是萬能鑰匙

糖尿病的成因複雜。與遺傳有關,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和情緒壓力 、睡眠品質也脫不了乾系。蛋,只是整個代謝網絡中的一個小節點,不能誇大它的好,也不能妖魔化它的壞。

但對於那5類人,它確實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尤其是那些不愛運動、愛吃重口味、又不控制體重的人。雞蛋吃不吃,確實能成為一個訊號,反映出你對身體的重視程度。

 

別被「營養標示」綁架

吃東西,不能只盯著營養標示看。雞蛋寫著高蛋白,就猛吃;燕麥說是控製糖食品,就頓頓吃;代糖飲料 標著0糖,就當水喝。身體不是機器,營養不只成分堆疊那麼簡單。

把雞蛋當作飲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才是對它最大的尊重。

 

 

別拿它當“護身符”,也別當“健康殺手”。尤其是血糖已經不穩的人,想吃蛋前,最好先看看自己的化驗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