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兒子媳婦AA制18年,兒子突發心梗,媳婦拿卡去結養老金,微信我:餘額不足,我替你兒子交了,原來還我

跟兒子媳婦AA制18年,兒子突發心梗,媳婦拿卡去結養老金,微信我:餘額不足,我替你兒子交了,原來還我
value101 2025-09-03 檢舉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傷:把日子過反了

之前網路上的一個故事,觸動了很多人。

一位老人自述,兒子和媳婦剛結婚時,兩人感情融洽,每天下班都是一起回家,一起洗菜做飯,日子過得充滿希望。

但自從媳婦生完孩子後,夫妻倆就時常收拾家務,小到一件衣服買貴了,大到家裡的越來越少,每天為了錢的事總是鬧得不可開交。

兒子一直覺得,自己的工作更辛苦,承受的壓力更多,所以處處抱怨媳婦賺的沒有自己多,還過得比自己輕鬆。

 

後來兒子聲稱,以後準備和媳婦各管各的錢,家庭花銷相等平攤,誰也別欠誰的。

可能是時常聽兒子哭訴賺錢難,她也覺得心痛,便對他所說的「AA制」婚姻模式,表示理解和支持。

此後的18年裡,他們夫妻倆一直堅持著AA制,每月都會親自算算各自為家裡花的錢,買菜、水電費、出行、孩子教育等,所有大筆帳戶費用都算得一清二楚。

這幾年,老人看到媳婦臉上的笑容逐漸減少,變得越來越沉默,而兒子雖然經常在經濟上斤斤計較,卻在生活、家務、養育孩子上當起了「甩手掌櫃」。

 

她也開始為這對夫妻的婚姻憂慮,多次勸告兒子,人不能活得太自私,要珍惜夫妻之間的情分。

但不管說什麼,兒子都設耳旁風,整日有錢在外面約一些酒友玩玩玩,每天回到家還要求媳婦必須無微不至地照顧。

直到前不久的某一天,媳婦突然打電話獲悉,兒子突發心肌梗塞住進了醫院,得知消息後,她和老伴急忙趕了過去。

到了醫院後,她在病床邊照顧兒子,媳婦有的卡片去交補助金,在半路上傳訊息給她:

“媽,他卡里餘額不夠了,我先替他把錢交了,原來你記得跟他說的,讓他快捷還給我。”

“媽,他卡里餘額不夠了,我先替他把錢交了,原來你記得跟他說的,讓他快捷還給我。”

看到這些話,老人一時間心裡五味雜陳,一邊擔心兒子的病情,一邊又覺得十分無奈。

這些年她都看在眼裡,雖然理解媳婦,但也煩惱彼此的關心狀態,日子就繼續過下去。

 

古語有言:

“未有和氣敗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氣結焉,而家不衰敗者。”

“未有和氣敗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氣結焉,而家不衰敗者。”

一家人之間長期的戾氣相向,凡事只談利益,不僅會讓彼此間的感情在這樣的內耗中消磨殆盡,也會加速毀滅這個家。

來源: 景觀中國

仔細想想,有多少夫妻在AA制婚姻裡,把日子過反了。

本同心同德的兩個人,變成了斤斤計較的「合夥人」;這個本溫暖的家,變成了差不差的「紐約所」。

又有人,只看得到夫妻間金錢上的收支明細,卻全然重視捐助者為了家庭瑣事的一切辛勞。

久而久之,寒了另一半心,也傷了家庭的根基──親情。

 

家不是商場,情感不是商品,婚姻的建立也不是冰冷的交易。

朝夕關心兩個人,能理得清銀行卡的餘額,能理得清誰多買了一次菜,誰多交了一次電費,但又怎麼計算清楚對方那些看不見的成本——照顧老人、撫養孩子、操持家務等等。

把日子過完了的家庭,注定走不遠。

家庭的幸福,從來不是靠「分」出來的,而是靠「合」出來的。

永遠別忘了那句老話:家人同心,其利斷金;人心若散了,家破產了。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