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童在女廁外等媽媽,竟然遭到大媽痛罵「上樑不正下樑歪」!寶媽一句「神回懟」讓對方秒閉嘴,網友力挺:太解氣了

關於這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法,了解一下:@開心果媽媽:這個大媽,可能是到更年期了吧,那種衛生間,一般都是門式的,那就不能上廁所了唄,有點上綱上線了。
@果兒:我覺得在教育方面,就得從娃娃抓起,帶男孩子去女衛生間,就算有門,也有些不妥,要知道現在正式教育孩子的關鍵時間,現在沒有做好示範,就會給以後教育增加難度。
@平平:在捷運呢,孩子才只有3歲,不跟著媽媽,去哪裡,稍不留神孩子就不見了,怎麼辦?
這大媽有點太不通情達理了吧。
每個人對這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小妹看來,這名寶媽的做法並沒有錯,畢竟是公共場合,孩子的安全可能更加重要,而且還在門外面,其實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嚴重。
不過,孩子的教育,是我們家長需要關注的問題就得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著手。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力和學習力,都非常之強,而在3歲之前,一些觀念和習慣的養成,主要來自於父母,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應該從小事上,給孩子帶來最好的教育。
所謂「男大避母、女大避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很多家長都把這句話當成一句空話,並沒有這麼做。
事實上,在家裡一定要做好這些避諱,比如說換衣服要關門,上衛生間要上鎖等等,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和父母之間出現一些尷尬,也儘可能從小讓孩子知道男女有別的道理。
所以,像是一些場所,比如說衛生間、澡堂、更衣室等等,都要最大程度上避免異性孩子的進入,當然有時候別無他法,也要注意做好規避。
總結:在很多時候,寶媽也不想把兒子帶進女廁所。
她們也知道會造成一定的不方便。
也擔心讓兒子進女廁,會給他帶來不好的影響。
但寶媽們也沒有辦法。
一個人帶孩子出去,是不敢把他放在廁所門口的。
萬一一個不留神孩子不見了怎麼辦?
說是陌生地方的廁所門口,就連在家門口,寶媽都看得緊緊的。
她們必須保證孩子一直在自己眼前,就算上廁所也不能懈怠一刻。
因為相比兒子不見了,把孩子帶進女廁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所以寶媽們帶男孩進女廁,也挺無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