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人生智慧:不要生活在過去,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世間總有一些事,是我們永遠無法解釋也無法說清的,我必須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無能為力。
----席慕蓉
令人後悔的事情,在生活中經常出現。許多事情做了後悔,不做也後悔;許多人遇到要後悔,錯過了更後悔;許多話說出來後悔,說不出來也後悔人的遺憾與後悔情緒彷彿是與生俱來的。
我們不能保證讓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遠正確,從而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人不可能不做錯事,不可能不走彎路。做了錯事、走了彎路之後,有後悔情緒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糾纏住後悔不放,或羞愧萬分、一蹶不振,或自慚形穢、自暴自棄,那麼不但對事情的解決無益,對自己也是一種折磨。
01
一位智者挑著幾壇酒行路。突然,"哐當"一聲,一個酒壇落到地上,碎了,酒流了一地。
智者卻未回頭,仍然趕路。有人問他為何不轉身看看,智者一笑:"壇已破,酒已去,回頭何益?"人們欽佩不已。
什麼樣的人才是生活中的智者?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看待失敗和錯誤?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美國成功學大師卡耐基上中學時,遇到了一位對他一生影響很大的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博士在第一堂生理衛生課上,把一瓶牛奶放在桌邊,學生們都坐了下來,望著那瓶牛奶。這時,他突然站了起來,一掌把牛奶打碎在水槽裡,大聲叫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接下來,博士把學生叫到水槽邊,對他們說:"好好地看一看這瓶被打翻的牛奶,因為我要你們永遠記住這一課。這瓶牛奶已經沒有了,它全漏光了。無論你如何抱怨,如何著急,都不可能再挽回一滴。只要事先動一動腦子加以預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現在已經太遲了。現在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把它忘掉,注意下一件事情。"
卡耐基曾在密蘇里州開辦成人教育班,結果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投入多,回報少,白白丟掉了很多錢。他時常抱怨自己,為自己的疏忽感到苦惱,甚至為事業的挫折而精神恍惚。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博士的話——"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一下子醒悟了過來。老師的話如醍醐灌頂,卡耐基的苦惱消失了,精神重新振作了起來,他迅速調整了策略,很快就獲得了成功。
在以後的歲月中,卡耐基始終牢記"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這句經典語錄,他的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
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英國一句古代的諺語,意即中文的覆水難收,這句話包含了豐富深刻的哲理,過去的已經過去,歷史就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從頭改寫。為過去哀傷,為過去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益處。
後悔不能改變現實,只會消弭未來的美好,給未來的生活增添陰影。還是卡耐基的那句話:"要是得不到我們希望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且原諒自己,學得豁達一點。"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著手當前面臨的問題,才是我們做事之本。
02
老和尚養了一盆蘭花,出落的清秀可人。一天,老和尚要外出會友,便把這盆花託付給小和尚,吩咐他悉心照料。
一天,小和尚給蘭花澆過水後放在窗台上,就出門辦事了。不想天降暴雨,狂風把蘭花打翻砸壞了。
小和尚趕回來,只看到一地的殘枝敗葉,十分痛心。
等到老和尚回來,小和尚已經準備好受罰,可老和尚卻笑了笑,一句責罵的話都沒有說,小和尚很意外:那畢竟是老和尚最心愛的蘭花呀!
小和尚就問到:"師傅,您不生氣嗎?為什麼不責罵我呢?"
老和尚淡淡一笑,說道:"我養蘭花,可不是為了生氣的。"
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一種心寬似海的人生態度。
我們養花不是為了生氣,同樣的,我們學習不是為了生氣,我們工作不是為了生氣,我們相愛不是為了生氣,我們生活更不是為了生氣......
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憎。
你若感恩,世間處處可感恩。
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更不是命運給了你怎樣一種生活,是你為自己選擇了哪種生活。
03
明代大學間家曹臣的《舌華錄》,其中有一則小故事,讀來競讓人感到充滿著人生的大智慧。東漢大臣孟敏,年輕的時候曾賣過慨,一次,他的擔子掉在地上,飄被摔碎了,他頭也不回地徑自離去。有人問他:"壞慨可惜,何以不顧?"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慨已破矣,顧之何益?"是的,瓶再珍貴,再值錢.
再與自己的生計息息相關,可它被摔破,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為之感到可惜,心疼如焚,顧之再三,又有什麼益處呢?的確如此,不要為無法改變的事痛惜、後悔、哀嘆、憂傷。
生活不可能重複過去的歲月,光陰如箭,來不及後悔。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在以後的生活中不要重蹈覆轍,要知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標籤:
文章轉載自:
https://www.toutiao.com/a691057264754596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