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碩士中年失業的原因找到了:我勸你不要輕易換工作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時間,是有復利的。
01
前陣子,985哲學博士陳濤在網上火了。
他是川大的哲學碩士,曾在《中國新聞周刊》《南方周末》任職記者,拿著高工資,住著80平米森林景房。
38歲後,他失去了這種生活。
陳濤窩在北京五環外一間十來平的屋子裡,靠一百塊錢撐了一周,實在沒辦法跑起了外賣。
鋪天蓋地的文章,都在報導“一個38歲前媒體人的中產墜落”。
然而細看陳濤的人生經歷,我發現他有今天是有原因的。
他對自己的人生和職業,沒有任何規劃。
北漂十二年,他做過媒體、公關工作,在互聯網公司待了一年半,創業兩年以失敗告終,然後他又想應聘老家道觀的道士,因超齡又被拒。
事蹟在網上刷屏之後,許多人給他職業建議,他甚至考慮過賣房子、修飛機等跟他八竿子打不著的職業。
人生缺乏目標與願景,很容易走著走著就掉入泥沼。
馮唐曾給過職場人一個建議:一定不要隨便換工作。
淺嚐輒止、不斷變換行業,總會迷失在某個岔路口。
耐心深耕,日拱一卒,才能將人生過成“複利模式”。
02
不知道你有沒發現,35歲以後,我們身邊的人分成了兩撥:
一波職業生涯越走越窄,一波卻開始大展拳腳。
說到底,所謂的中年危機,源於心浮氣躁,沉不下心來深耕自己。
而所謂的中年機遇,不過是因為你在35歲之前,默默堅守,穩住了自己。
作家@楓曉 有位朋友叫老吳。
老吳初中畢業便進入了一家私營鑄造廠做學徒工,每個月只有300元工資。
同學們都勸:這點錢都不夠出來吃頓飯,何必呢?不如跟著我們一起送快遞,掙得更多。
老吳笑笑沒說話,依舊踏實地在工廠跟著師傅學技術。
他每天是第一個到工廠的人,早早就準備好了需要加工的零件材料;晚上他是最後一個離開的,走之前把機器打掃得乾乾淨淨。
回到宿舍,他還要加班加點研究圖紙,在網上學著用軟件製圖。
半年後,因為他會設計圖紙了,工資漲到了1000元。
五年後,工廠製度改革,他晉升副廠長。
十年時間過去,他早已打通產品的供應鏈、經銷商等各個環節,開設了屬於自己的工廠。
作家李月亮曾說過這樣一個比喻:人的成功,可以理解為“爬山到山頂”的過程。
專注地爬一座山顯然更容易登頂。
如果這山爬一半,看那山不錯,這山走幾步又被那山吸引過去,到最後多半是永遠見不著山巔風景。
做事,最忌諱這山望著那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