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羅曼·羅蘭《名人傳》,我才明白什麼是“苦難補償定律”

看完羅曼·羅蘭《名人傳》,我才明白什麼是“苦難補償定律”
value101 2023-04-26 檢舉

心靈之苦,是精神的磨礪

《名人傳》中,最後一個大人物是托爾斯泰。

他生於貴族家庭,從小衣食無憂,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憑藉過人的文學天賦,他年紀輕輕就在文壇爭得了一席之地。

他欽佩的前輩屠格涅夫,主動與他結為好友;文藝界的聚會也紛紛邀請他,將他奉為座上賓。

作為世俗意義上的人生贏家,他本可以盡情享受鮮花和掌聲。

但善良慷慨的他,十分排斥享樂主義,一心想要造福窮人。

他把一部分樹林劃給農民經營,常到村里了解農民的狀況,想方設法地接濟貧困戶。

他幾度為農戶的孩子開辦學校,親自找老師、編寫課程,甚至因過分投入而病倒。

身為貴族,他從不自詡高人一等,反而帶著家人住在家徒四壁的舊房子裡。

他還和學生商議過,打算將土地都分給農民,把所有作品的版權費捐給慈善機構。

然而,身邊的人都無法理解他近乎狂熱的善良。

屠格涅夫給他寫信,勸他不要浪費才華,早日回歸到文學中來。

妻子指責他不可理喻,時常歇斯底里地撒潑打滾,威脅他放棄慈善事業。

就連他時刻牽掛的農戶們,也由於認知有限,控訴他的學校耽誤了自家孩子乾農活。

心懷仁愛反被嘲笑,付出善念卻遭踐踏,他活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異類,日夜被孤獨與壓抑折磨。

 

82歲那年,內心壓抑的他,選擇了離家出走,四處流浪。

幾個月後,他病倒在路邊,身旁沒有朋友,沒有家人,更沒有他所惦念的百姓。

他赤條條地來到這世上,最後又孤零零地離開了人間。

想起史鐵生筆下的一句話:“人生來只能注定是自己,注定是活在無數他人中間,並且是無法與他人徹底溝通。”

一路走來,每個人或許都經歷過苦尋知己而不得的失落,滿腹心酸無人懂的痛苦。

但不被理解,本就是世間常態。

不同的經歷、三觀和立場,在人與人之間搭起了難以跨越的高牆。

即使身體依傍在一起,也像隔著千山萬水,彼此很難產生共鳴。

我們終究只能揮別一個個過客,在荒無人煙的原野踽踽獨行。

 

4

苦難奪走的一切

終會以另一種形式歸來

楊絳先生說: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的。

身體的折磨,境遇的糟糕和心靈的孤寂,總是如潮水般呼嘯而至。

一次次被命運洪流淹沒時,我們或許都困惑過:人活著到底為什麼要吃苦?

聽過醫學上的一個“彌補定律”

一個人一旦身體上有缺陷,必然會產生一種彌補的機理與心理。

比如,盲人由於眼睛看不見,聽覺會變得格外敏銳,甚至遠遠超出常人。

苦難也有這樣一個“彌補定律”,你被苦難奪走的一切,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補償回來。

 

1. 扛住身體之苦,換來精神的豐富。

貝多芬失聰後,處處遭受排擠,被趕出了五光十色的名利場。

遠離浮華後,他不斷從大自然中找尋緩解傷痛的力量,也汲取了不少創作靈感。

最終,他創作出了感染人心的《歡樂頌》交響曲,重新回到了音樂界巔峰。

 

2. 熬過境遇之苦,激發無限的潛力。

受制於環境的米開朗琪羅,大半輩子都在悔恨與糾結中度過。

但也正是內心的煎熬與痛苦,為他的作品注入了豐富的情感。

他自認為平庸的雕塑作品,如今看來依舊活靈活現,令人過目難忘。

他還完成了本不擅長的鑄銅和壁畫,拓寬了自己的藝術邊界。

 

3. 承受心靈之苦,昇華人生的高度。

托爾斯泰向外找不到共鳴,便選擇向內探索,逐漸醞釀出了充滿人性光輝的思想。

深刻的思想,促使他義無反顧地投身平民教育,並創作了不少哲學、倫理的思辨文章。

這些經歷,讓他在作家身份之外,擁有了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等頭銜。

馬克·吐溫說:世間一切磨難都是能得到補償的。

夾雜著泥沙的命運海浪,不斷向他們發起進攻,將他們拋進低谷。

但到頭來,上天還是用才華和成就,彌補了他們吃的苦和受的罪。

生而為人,沒有誰甘願吃苦,總是想方設法地躲避千難萬險。

可苦難從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它是避無可避的修行,更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不害怕,不逃避,意志堅定地躬身入局,你定會在苦難的煉爐中淬火成鋼。

 

翻譯家傅雷曾評價《名人傳》:

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羅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難;

 

惟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

人這一輩子,會踩到泥坑與陷阱,誤入刀山與火海,經歷一輪又一輪的厄運洗禮。

但苦難的存在,不是為了摧殘你、擊垮你,而是想要叫醒你,重塑你。

當你忍住苦痛,經住考驗,去奮鬥出一個迎難而上的故事,定能蛻變成更強大的自己。

就像羅曼·羅蘭在書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無論當下有多艱難,敢於與命運較量的勇者,都能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