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忙出價值,閒出滋味

蘇軾:忙出價值,閒出滋味
value101 2023-04-28 檢舉

他嚮往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於是利用朋友給他的荒地,學著種菜種糧。

一有時間,他就去集市上溜達,還把當地“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做成了東坡肉。

除此之外,蘇軾還喜歡拉著朋友漫步山林,賞景品茶,以此來頤養性情。

元豐六年的一個夜晚,忙碌了一天的蘇軾正準備脫衣休息,偶然瞥到映照在門上的月光,便被深深吸引。

他散著步去找好友張懷民,恰巧好友也未寢。兩人共同漫步在庭院中,享受著此刻的清閒與自在,他說: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何夜沒有皎月,何處沒有竹柏?只有閒下來的人,才能發現生活中未曾在意的小美好。

這就是蘇軾,不管境遇如何,他總能把日子過得充滿趣味,哪怕流落天涯,也能泰然處之。

古話說:但得心閒到處閒。

有一顆閒心,才能在閒暇中發現生活的閒趣。

閒出興味,閒出歡樂,哪怕在最低的境遇中,也能活出最高的境界。

在有心人眼中,所有的閒適時光,都是一個體驗生命的過程。

一如豐子愷,即使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四處奔逃,也能把逃亡生活當成難得的“全家旅遊”,甚至在途中養鴨畫畫、踏春賞花;

一如汪曾祺,即使被發配到偏遠的馬鈴薯研究站,也能在地裡掐一把花、幾隻葉子,畫出生動有趣的“馬鈴薯圖譜”;

一如林語堂,即使迫於環境不得不輾轉海外,也不忘培養自己的愛好,發明出“牙膏牙刷一體機”等有趣的小玩意兒。

詩人何其芳說:“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

把心閒下來,仔細感受,你會發現生活中充滿了美好與驚喜。

在閒暇中滋養自己,哪怕生活一地雞毛,也能把瑣碎的日子過得有情有趣。

 

3

有忙有閒,才是生活

蔣方舟曾說:“人生只有忙與閒,利用於後立於前,才會使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

人這一生,都在忙碌與閒暇的狀態中循環往復。

但一味忙碌,不得閒暇,只會讓自己心神疲憊,錯失許多美好。

正如蘇軾在《中隱堂詩》中所說:“好古嗟生晚,偷閒厭久勞。”

忙完一陣,就當適時地放鬆,把心情調整好了,做起事來才更有乾勁。

公元1089年,蘇軾回到杭州。

剛一上任就遇上大旱,蘇軾忙著賑災,挖井引水解決百姓的生存問題;

第二年鬧飢荒,蘇軾自費施粥,還創辦安濟坊救治逃難的災民;

災情過去,為絕後患,他主持修繕西湖,疏浚航道,完善了杭州的水利系統。

蘇軾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造福百姓的事情上,但一有閒暇,他也會找朋友放鬆心情。

那時,蘇軾最喜歡找袁公濟喝酒品茶,兩人經常一起遊賞湖山,唱和詩詞。

一日,兩人結伴遊玩,正待休息,蘇軾有感而發:

閒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在庾公樓閒坐賞景,看窗外諸峰如花朵般連綿不絕,他早已把自己當成自然的一部分,目之所及,皆是美好。

蘇軾一個人的時候,還喜歡在高山的亭子中辦公。

工作結束,就小酌一杯,看看風光,找找靈感,最後尋個陰涼處小憩片刻。

對蘇軾來說,忙碌有忙碌的好處,閒暇有閒暇的幸福。

過好當下的每一刻,就是對生命的不辜負。

周作人曾經寫道:

人生,有必須的忙,也要有必須的閒。只爭朝夕的忙,是為了夕陽看花的閒。

忙,是為了實現自我的價值;閒,是為了享受生活的快樂。

著眼當下,專注每一種狀態,在忙碌與閒暇交織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

忙時有序,閒時有趣,如此,人生才能更加的充實與豐盈。

梁實秋曾說:

“閒,要閒得有滋味,忙,要忙得有價值,這樣才像一個人。”

縱觀蘇軾的一生,這句話算是對他人生態度的最好詮釋。

在坎坷宦途中,他經歷過起早貪黑的忙,也體驗了無所事事的閒。

但他仍舊活得瀟灑從容,有值得稱頌的功績,也有令人艷羨的愜意。

生活就是如此,忙不能瞎忙,要忙得其所,閒不能荒廢,要閒得快意。

在忙中釋放人生的價值,在閒時感悟生命的意義。

點個贊吧 ,忙閒適中,在人生最適宜的狀態中,活出自己的價值與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