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真正厲害的人,都有一點“幼稚”

我見過真正厲害的人,都有一點“幼稚”
value101 2023-04-28 檢舉

十年前和自己一起冒傻氣的朋友,變成了笑容“和藹”的已婚人士。

再想想父母,他們在我這個年紀,我已經在玩泥巴了。

而我,未婚,腦子裡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明天中午吃什麼”。

我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或者說,還沒有準備好做一個成年人。

我和朋友聊起“無法將自己代入成年人的角色”這件事。

很多未婚的人深有同感。

 

 

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我們會感覺自己“至死是少年”?

無法成為成年人,是件壞事嗎?

 

延長的青春從現實中獲得“緩刑”

我真的不知道成為一個“成年人”該是什麼樣。

其實不止是我和朋友,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弗吉尼亞大學的妮可·林德納(Nicole Lindner)和諾斯克研究發現:

25歲後,我們的主觀年齡會越來越年輕;

30歲,約70%的人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

是什麼在促使我們延長自己的青春期?

放眼四周,幾乎所有人在告訴我們:

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

你要競爭。

你要不斷向前。

我們像不停旋轉的陀螺,被“社會時鐘”無情抽打。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社會真的太急了。

一旦脫軌,一旦停歇,就會被社會淘汰。

在婚戀市場,30歲處於鄙視鏈最底層——

“太老了”。

在職場,35歲淪為被淘汰的“殘次品”——

“沒用了”。

於是,害怕被淘汰的我們受困於焦慮中:

患得患失,自我懷疑。

卷不動,又躺不平。

延長青春期的背後,其實是一個人想從現實生活中獲得“緩刑”。

也就是說,被社會定時的我們,主動選擇按下“社會時鐘”的暫停鍵。

 

實際上,這個現像是發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會性延緩”。

很多人選擇調慢自我的時間節奏,延長自我探索的個人時間。

從而不被“社會時鐘”牽著鼻子走,審視自己真正是誰。

有人疲於996的大廠生活,30歲裸辭,去寺廟當義工;

有人掙脫一地雞毛的婚姻,45歲離婚,苦讀備考大學;

有人和抑鬱症纏鬥7年,25歲重新高考,追逐電影夢。

他們打碎社會時鐘,選擇為自己而活。

 

心理學家格拉寧曾通過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如果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

那么生活會變得多麼美好!

因為我們的能力比自己感覺到的大得多。”

 

 

我們不必著急成年

一項研究發現,主觀年齡更年輕的人,會更積極地想像自己的未來狀態。

比如,“我雖然65歲,但我覺得自己還是40歲,照樣可以環遊世界”。

更年輕的主觀年齡,可以讓我們對自己的未來保持樂觀。

摩西奶奶的故事,曾感動很多人。

她本是一名普通農婦。

75歲才開始學繪畫。

80歲,她在紐約舉辦個人首次畫展,引發全球轟動。

她活了101歲,在最後25年的藝術生涯中留下1600多幅作品。

 

她說:

“對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人來說,

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我們真的不必著急“成年”。

這是一種基於“延遲滿足”的未來觀。

是一種“為自己而活”的時間自主性掌控。

“永遠年輕”,並不意味我們僵化在一種永遠不成熟的狀態。

而是,獲得更豐富的人生經驗,但並不以消耗活力為代價。

 

如何保持元氣滿滿

年輕,其實是一種心態——

在這種心態下,即使生活不如意,也不至於一下就跌落到絕望中。

希望以下3個小建議能為你帶來滿滿的元氣。

 

1.用“玩”的心態對待生活

很多人認為去玩、去休息,是一件可恥的事。

因為他們認為一個積極的人,必須要不斷進步,停下來就是在浪費時間。

然而,越來越多研究表明,“玩”對於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至關重要。

2013年一項研究發現,和不那麼“會玩”的成年人相比,

“會玩”的成年人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並且生活方式更積極。

一個人“會玩”,意味著掌握了與世界愉快相處的方式。

因為“玩”能讓我們暫時忘卻紛擾,稍微喘口氣,為疲乏的內心找到充電的空間。

但在忙碌的現代社會,如何騰出時間來玩耍?

這3個小技巧,或許能讓你擁抱生活中有趣的一面。

 

1)找到你的遊戲人格,做讓你快樂的事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