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成事的人,都摸透了人性

在周日的讀書會上,我談到了人性。我認為:做管理的第一件事,就是識人心、懂人性。
為什麼?因為,人性是幽微的,人心是叵測的。如果你不理解人性,識察不了人心的變化,又如何做好管理呢?
什麼是人性?先給你講個故事。
這,就是人性
BBC曾經製作過一個綜藝節目,叫《Golden Balls》。每期節目有四名參賽者,一起參與一個連環的猜謊話遊戲,最後剩下的兩個對手,共同角逐一筆巨額的獎金。
重點來了!
最後角逐的兩個對手,會分別面對兩個金球,一個寫著“平分”(Split),一個寫著“全拿”(Steal)。
遊戲的規則是:
1.如果兩個人都選“平分”,則平分獎金
2.如果兩個人都選“全拿”,則全部出局,一分都拿不到
3.如果一個人選“平分”,一個人選“全拿”,“全拿”的人拿走全部
顯然,這是一個考驗人性的遊戲。
節目裡,每個人都暴露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最常出現的情況,就是一方費盡心機,說服對方一起選擇“平分”,結果自己卻偷偷選擇了“全拿”。
另一種常見情況,就是大家逢場作戲,承諾會選“平分”,結果雙雙選擇“全拿”,兩敗俱傷,誰也拿不到。
有一期節目,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在經過多輪比拼之後,最後只剩下了亞布拉罕和尼克兩名參賽者角逐獎金。
尼克一上來,就不按套路出牌,明確表示:自己要選擇“全拿”,但獎金到手後,會私下和亞伯拉罕平分。
亞布拉罕懵了,甚至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向尼克反复確認了好幾遍。
然而,尼克十分強勢,保持了自己的說法:我絕對會選擇“全拿”,你要么也選“全拿”,咱們一分錢都拿不到,要么你選擇相信我,把獎金讓給我,我之後和你平分。
亞布拉罕說,我是個重視承諾的人,我父親從小教導我,一個人如果不守信用,就不配為人。我們兩個人都選擇“平分”吧,這樣,皆大歡喜。
但是,尼克很固執,寸步不讓,仍表示自己百分之百會選擇“全拿”。
亞布拉罕很無奈,最後只能選擇相信,舉起了“平分”的金球。這是對他最有利的選擇。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尼克的選擇也是“平分”。
事後,亞布拉罕接受采訪,坦言自己根本沒見過父親,他原本的打算是獨吞獎金,說那麼多只是為了騙尼克,騙他選“平分”。
而從一開始,就打算平分獎金的,是尼克。
可是,他雖然想平分獎金,卻不能確信亞伯拉罕和自己是一樣的想法。因此,為了確保對方選擇“平分”,才扮演了“惡人”,不斷強調自己會選擇“全拿”。
你看,這就是人性!
流動的人心,不變的人性。 人心是善變的,人性中的劣根性卻是不變的。
很多時候,你全心全意地相信別人的“善意”,卻最終被人欺騙,真心錯付,跌得鼻青臉腫,摔得頭破血流。
所以,別太相信人,要相信人性。
如何駕馭人性?
做管理,也是如此。佛家認為,眾生都有所謂的“貪、嗔、痴”三毒。
當你越了解人性,你就發現人性是幽微的,人性中不光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
貪婪、驕縱、懶惰、趨利避害,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是人的本能。
在不涉及利益得失的時候,所有人都能說得冠冕堂皇,表現得道貌岸然,寬容大度,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都會原形畢露。
這無關人品,關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