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低谷:閉嘴不抱怨、關門靜心等待、敢於歸零成敗

看過這樣一個科學知識,覺得很有哲學意味:
坦克砲管部位的鋼材,需要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冶煉,經歷一場“冰火兩重天”。
也就是又要經受電擊的極度高溫,又要在強冷中冷卻。
這樣一來,鋼材會更緻密優質,能安裝在重要位置上。
暴擊、錘煉......它所經歷的煉獄般的過程,與我們人生中的低谷驚人地相似,
熬下去的成了鋼材和人才,而沉下去的成了“廢材”、“渣渣”。
面對低谷,一個人只有熬過去,才能變得更強大。
綜藝《奇葩說》裡,李誕曾講過一句話:
“成年人的崩潰,就是從'算了'開始的。”
到了社會上才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連崩潰都是靜音的,即使再艱難,也要用淡然面對。
有位英國作家,在雜貨店買東西時,被一位店員吸引。
他一會忙著搬貨物,一會又去收銀,全程都在幹很累的活,但他似乎特別開心:
哼著小曲,笑容燦爛,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地工作。
作家自助結賬時遇到了問題,便在原地張望,他注意到後,微笑上前詢問。
熟練解決完問題,他又笑著對作家說:“祝你今天開心,以及你的造型真好看!”
作家又是感動又是好奇,於是問店員:
“其他人都耷拉著臉、不耐煩地工作,你為什麼這麼開心,是家裡有什麼喜事嗎?”
雜貨店員說:“那倒沒有,其實我家裡沒錢,也沒有親人,去年還一度流落街頭。
剛來工作時,我也喜歡抱怨生活,天天冷著臉,結果老是發生誤會,甚至被顧客罵哭。
後來我就想,既然怎麼過都是一天,我為什麼不讓自己開心點呢?
當我停止抱怨、微笑工作之後,我的顧客都變成了天使,經理也因此欣賞我,給我漲薪。”
陸小曼在《隨著日子往前走》裡寫道: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也許生活境遇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但生活態度卻是我們全然能夠自己控制的,
沒有人不會經歷低谷,但,是抱怨度日還是積極生活,卻決定了他能否從低谷中走出來。
記住一句話,如果飢餓的猛虎想靠近獵物,聲音便該很輕。
越在低谷期,越不要大聲喧嚷。
看到過這樣一張圖。
圖中騎車的人,多像期待人生一帆風順的我們,以為稍作努力,就能順利達到終點。
但現實卻起起落落,佈滿曲折與低谷。
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挺過去、撐下去。
曾國藩的一生,起起伏伏。
在名滿天下的背後,還有兩次兵敗投水差點身亡,和無數個被猜忌和冷落的日夜。
奉咸豐皇帝之命,去江西圍剿太平軍的那幾年,他的征戰之路十分坎坷,朝不保夕。
但兵凶戰危就算了,最讓曾國藩感到憋屈的,是在官場上還受到了排擠。
本想用一腔熱血為國爭光,卻沒想到不僅同僚排擠,就連皇帝也對他猜疑。
曾國藩一手把湘軍拉扯大,可到頭來自己手上卻沒有實權,處處受到製衡。
正在這時,曾國藩又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悲痛萬分,於是就借喪事之名趕回家裡。
在家中治孝5個月後,不滿猜忌的曾國藩上折請求在家終制,假意要守孝滿三年,希望能喚起皇帝對自己的重視。
可誰想,皇帝真的對他借坡下驢,不僅同意曾國藩在家,還順勢解除了他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