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好的養生方式

當你開始愛上運動,
健康也會愛上你。
人至中年,行程至半。
我們在日復一日的奔忙中,體力逐漸被透支,內心充滿疲憊感。
不知不覺間,保溫杯裡就多了幾顆枸杞,再不敢像年輕時那樣放縱自己。
原來養生,已成為人生的頭等大事。
培根曾說: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囚牢。
人生下半場,照顧好身體和心靈,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富養。
1
身常動
知乎上曾有一個熱門問題:你在哪一個瞬間,覺得運動有用?
底下有個高讚回答寫道:
“當電梯停電只能爬樓梯時,當你不用為哪一餐吃多了會發胖而煩惱時,當你很坦然,而不是害怕去拿體檢報告時……”
時常運動的人,有著更加規律的生活和更為健康的體魄,因此,也比他人多了一份對抗歲月的底氣。
把運動當成對身體的富養,堅持運動的人,永遠都不會老。
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曾分享過自己保持健康的經驗。
他說:“我每日必進行體育活動,必讀書寫作。”
每天早上醒來,他會先進行一些伸腰、蹬腿等簡單的活動,喚醒身體的各項機能。
寫作之餘,還會到北海公園散步、打拳,沿著河邊跑步,以此來舒緩緊張的神經。
他一生注重運動,並日復一日的堅持。
得益於此,在90歲高齡時,他仍能登台演講,聲音洪亮如鐘,讓台下的青年都自愧不如。
梁漱溟先生的經歷,正驗證了那句話:
運動是不會讓人後悔的投資,當你開始愛上運動,健康也會愛上你。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藉口太累,常常一周都動不了幾次。
或者目的性太強,運動幾次沒有效果,就又重新開始擺爛。
殊不知,運動就像排毒,在排除負能量的同時,也在拯救我們疲憊的身體。
一次兩次雖無法看到明顯效果,但堅持下去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世界日報》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
經常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快樂感高出52%。
因為在汗水揮發的過程中,人的心緒得以放空,心情也變得更加明朗。
經常鍛煉,就是在加速生命能量的流動。
運動越多,能量流轉越快,身體機能隨之更新,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得到了滋養。
把運動當成一種習慣,你流過的每一滴汗,都是對衰老發出的子彈。
2
心常樂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很有名的安慰劑實驗。
實驗人員選取了兩組病人,給他們服用一種和維生素差不多的“假藥”。
不同的是,第一組病人被告知,這種藥有極高的治愈力,第二組則被告訴說只是普通的藥物。
實驗結束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第一組病人的身體明顯好轉,而第二組病人的病情則絲毫沒有得到改善。
通過這次實驗,研究人員得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心態影響著健康。
周國平說:“人的身體是受心靈支配的,心態好是最好的養生。”
心若悲觀,吸引來的不是疾病,就是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