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五十歲後,要給自己留幾條退路

人生就像是個故事,有了精彩的開頭,起伏的過程,還要用自己的雙手,親自收尾。
多少父母,將一生澆灌在子女的身上,渴望自己到了晚年,能老有所依。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要走。
孩子不是父母的全部,要學習為自己規劃。晚年的生活,不要期待任何人,而是早早地,給自己選擇好退路。
尤其是,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五十歲後,要給自己留幾條退路。
與時俱進,保持學習,不與社會脫節
鄰居王大爺只有一個兒子,很有出息。畢業就留在北京工作,年薪上百萬。
老伴過世之後,王大爺一人獨居,並沒有和兒子住在一起。
他很愛學習,平時為人樂觀,特別「新潮」。網路購物、刷小影片、手機支付啥都會,還常教同儕怎麼操作手機。
因為愛唱歌,還學會了直播。每天播上兩小時,自己很快樂,認識了不少朋友。
兒子刷到父親的視頻,也會感到親切,看到父親過得挺好,也很放心。
王大爺整個人顯得特別年輕,把日子經營得熱氣騰騰。
到了晚年,要保持學習力。不要覺得自己老了,就什麼都不學了。
時代在進步,要保持學習,不與社會脫節,讓自己有改善生活的能力。
做一個不懶惰、不懈怠、有目標、有想法、有創意的老人,一定能讓日子過得更鮮活。
若是整天無所事事,沒有興趣愛好,終日昏昏沉沉,會讓人喪失生活的樂趣。
多學習新鮮知識,接觸一些新的領域,帶動自己的行動和思維,會讓晚年的生活變得多采多姿。
善待親戚、朋友,建立牢固的圈子
與人為善,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善待。
晚年的生活難免會孤單。有朋友、親戚陪伴,日子總歸是會比較好一點。
《以家人之名》中的李海潮,只有一個女兒,妻子早早過世。
他開個麵館度日,平日善待街坊鄰裡,與鄰居凌和平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兩家人一起過日子,像一家人一樣。
老去之後,凌和平處處幫忙,與他一起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雖然經歷了人生的許多苦難,但老去之後,苦盡甘來,擁有了一個很幸福的晚年。
到了晚年,多交些朋友,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多去幫助一些人,與更多人建立起真摯深厚的情感,晚年的生活不會孤獨,更加溫馨幸福。
善待親戚、朋友,平時人家有難,多去幫忙,別吝嗇付出。當你有困難的時候,大家才會成為你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