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撐腰(深度好文)

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逃不開的心情。
讀過這樣一段話:
「常常熬不住的時候也想找個靠山靠一下,可怎麼找都會發現,有的山長滿荊棘,有的山全是野獸,所以你應該是自己的那座山。”
越長大越明白,人生就是一場單打獨鬥。
不要指望任何人來支援,也不要沉溺在舒適圈中得過且過。
要知道,能給你遮風擋雨的,同樣能讓你不見天日。
只有不斷夯實自己的底氣,才能真正為自己撐腰。
01
豐富錢包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錢,才是成年人最大的底氣。
89歲的高齡作家戴安娜·阿西爾在她的回憶錄《暮色將盡》中寫過一段經歷:
她本出身優渥,但二戰後,家族產業衰敗,一家人四散流離失所,她被迫獨自謀生,嚐盡了世間冷暖。
再加上戰時,她目睹了太多悲劇:
付不起房租的一家老小流落街頭,隆冬時只能裹著幾張舊報紙相擁禦寒;
沒錢看病的人黑壓壓地鋪滿了走廊,痛苦的呻吟聲此起彼伏;
甚至有人像流浪狗一樣,被活活凍死在垃圾桶旁…
過往經歷的種種,都深刻影響著阿西爾對「錢」的態度,父親那句話--「你必須自己謀生」她從不敢忘。
於是,她努力學習,考名校,入職知名雜誌社,成了收入不斐的職業婦女。
退休後也依然筆耕不輟學,寫文章賺稿費,年過七旬還開創了事業的第二春。
因為她知道,行至暮年,錢才是老去後的尊嚴。
當一個人缺錢,連腰都彎了幾分,只有經濟獨立,才能靈魂挺拔。
莎士比亞說:金錢是個好兵士,有了它就可以使人勇氣百倍。
細細想來,確實如此:
面對生命的無常,金錢可以讓你體面的欣賞世間的奼紫嫣紅,日出日落;
面對生活的煩惱,金錢能讓你從容地去生活,享受四通八達,遍野春風;
面對傷害和不公,有錢便有了淡定應對不愉快的底氣,讓你能不卑不亢,身心自由…
所以,努力賺錢吧。生活的不如意,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人民幣。
家有餘糧心不慌,賺到錢存錢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02
充盈頭腦
看過一個精妙的比喻:
「人的大腦如同倉庫,外界的所有輸入都變成了這個倉庫裡的存貨。
不愛學習,沒有好奇心的人,這個倉庫裡是空的。
而倉庫裡只有一種貨物的人,很容易變成被洗腦的傀儡。」
想要提升自己,離不開知識的灌溉。
不斷汲取知識養分的人,倉庫會充實,人生也會愈來厚重。
作家週嶺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驗:
36歲以前,他一直過得渾渾噩噩,也常常焦慮並陷入無動力狀態。
於是,他開始廣泛涉獵知識,並決定在主業之外,學一門新技能──電腦程式設計。
學了半年後,領導要為辦公軟體升級,就外聘了程式設計師。
然而,他們公司的業務專業性很強,外來人員根本吃不透領導的要求。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週嶺竟意外地成了雙方溝通的橋樑。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既懂公司業務,又有程式設計基礎。
等他完美解決這件事,也就水到渠成的成了公司骨幹。
嚐到學習甜頭的周嶺,在不久後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寫作,還創辦了自己的公號。
三年後,他就成了自媒體領域的“紅人”,不僅收穫了無數忠實粉絲,還陸續出版了3本書。
一提到中年,人們都會不自覺地聯想到「危機」。
但不斷向外拓寬認知邊界的周嶺,早就有了對抗的底氣,活成了標準的「斜槓中年」。
任生活的東西南北風肆虐,他都能一一招。
沒有人可以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豐富自己的活法。
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學識,就如同在人生的一葉扁舟上裝上了一面帆。
有了它,我們才有足夠的動力乘風破浪,駛往更大的海域,對抗莫測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