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氣場強大,全世界都會和顏悅色

當你氣場強大,全世界都會和顏悅色
value101 2023-11-16 檢舉

 

作者:洞見·瑾山月

只觀其氣象,便知人涵養之深淺

曾國藩一生吃過五次大虧,是為「五塹」。

其中最慘的一次,當屬「第五塹」──江西之困。

那年,他被派去江西打太平軍,急於求勝的心態讓他對上多有委曲求全之姿,對下又多有傲慢無禮之態。

結果仗還沒打,就被朝堂上下擠兌罷官回鄉。

他閉門思過,苦讀典籍,終於有了一番頓悟。

三年後再出山時,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不再唯唯諾諾,亦不再滿面冷峻,而是圓融中不乏伶俐,沉穩中不失進取。

通身透出的強大氣場,令眾人刮目相看,也助他順利開局。

經此一塹,曾國藩感慨地說:

「一國有一國之氣,一家有一家之氣,一身有一身之氣,元氣者,生氣也,能養生氣,則日趨於盛矣。”

讓自己氣場強大起來,才能得到這人間的善待。

01

慢:處事貴熟思緩處。

 

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寫過一個種樹高手。

這人深諳種樹妙法,種出的樹,無不枝繁葉茂,高聳入雲。

而他的種植方式也很簡單,不過是遵循自然規律,令其慢慢發芽,緩緩生長。

柳宗元以樹喻人,無非是想警醒世人:凡事,欲速則不達。

曾國藩年輕時,盼著一鳴驚人,過急的進取心,卻令他處處碰壁。

而等他慢下來,找準自己的節奏,才漸漸打通了命運的任督二脈。

他慢讀書,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

他慢慢做事,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他慢行軍,札硬寨,打呆仗,修堅固城池,挖千里溝壑。

曾國藩沉穩心神,用慢功夫,軟刀細磨出不焦躁的性情。

伏久者,飛必高。

緩而圖之,定能成事;不疾不徐,終得圓滿。

恰如曾國藩所言: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把步子放緩,才能把路走寬,快慢相宜,方能涵養出從容之姿。

02

穩:沉穩從容,可當大事。

 

身為湘軍首領,曾國藩與太平天國的激戰,長達十年之久。

在圍攻天京的決戰中,眾將都盼著速戰速決,尤其是李鴻章,制定了分兵速進的戰略。

曾國藩卻堅決反對速戰,轉而提出了「鐵桶合圍」之策。

他調動大量兵力,圍著城東、北、西三面,挖長壕兩道。

內壕以圍困城內的天平軍,外壕以堵截太平軍的援軍。兩壕之間,還修築了上百座紮實穩固的營壘。

眾人不解,明明可以一舉攻克,何必如此大費周折。

曾國藩解釋:太平軍擅長野戰和肉搏,而這次決戰,更是集結了最精銳的部隊。若盲目進攻,湘軍勝算並不大。最穩當的做法,就是以圍攻,持久作戰。

他始終堅信:打仗和做事一樣,務必先求穩當,次求變化。

最終,曾國藩圍了天平軍兩年,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

他不只一次叮囑晚輩:不慌不忙,從容應對,為處事第一法。

為人處世,當以求穩靠譜為先。

遇事不慌,行動穩當,這種冷靜的氣勢,令人望而生敬。

03

忍:第一貴忍辱耐煩。

 

曾國藩在岳麓書院讀書時,遇過一個非常囂張的同窗。

這人仗著家世好,動不動就找人麻煩。

有一天,他嫌曾國藩擋了他的光,硬逼著曾國藩把書桌移到角落。

曾國藩高中舉人後,這人又來找茬,說曾國藩奪了他中舉的好風水,當眾破口大罵。

旁人紛紛為曾國藩打抱不平,反倒是曾國藩,不僅不氣惱,還勸著大夥別計較。

這一幕,恰巧被院長歐陽坦齋碰見,老先生忍不住大贊曾國藩:氣度不凡,必成大器。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