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父母:「孩子翅膀硬了,管不了了」。為人父母,不得不面臨的三次分離

長不大的父母:「孩子翅膀硬了,管不了了」。為人父母,不得不面臨的三次分離
value101 2023-11-17 檢舉

先問大家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對於「啃老」這件事,大家怎麼看待?

相信很多人講的,都是年輕人不自我負責,而去依附父母,啃食父母的利益。

這種事確實不在少數。

但在我們周圍,同樣常見的,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人帶孩子這件事。

的確,很多年輕人需要父母來帶孩子給自己。

但我也看過一些現實故事是,老人非要住過來帶孩子,或者非要把孩子帶走,年輕人不接受就大鬧,一個非常典型的說法是,「孩子翅膀硬了」。

父母養育孩子,覺得孩子翅膀硬了,能夠在天空中翱翔,是一件很糟糕的事?這種想法很匪夷所思,背後往往意味著:

父母不接受孩子長大後與自己分離,進而發展自我。

 

 

 

當然,今天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指責父母,而是想和大家了解「分離」這件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有的父母,反而離不開孩子。

其一、他們不知道活出自己是什麼感覺。

當一個人無法聚焦在自身,無法過好自己的人生,自我便出現了停滯。

而孩子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和他們在一起,能感受到被活力滋養。

並且,參與孩子的人生,更容易填補自己的空虛和虛弱。

其二、面對孩子,他們捨不得放棄權力。

很多人在社會上,很難有自己說了算的權力,難以再贏得別人的尊重。

而面對孩子,他們有太大的權力。

所以,有些父母離不開孩子,只不過是「離不開別人服從自己」的感覺。

但,一個人的正常成長,都需要經歷這樣一個歷程:

每個人最初都是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照顧,在父母製造的空間中長大;

但同時,也要不斷完成各種分離,最終成為獨立的自我。

而父母如果無法和孩子分離,就會影響孩子的主體性。

 

 

所謂健康的分離,是指從出生後到成年,我們需要完成的三次分離。

第一次分離,出生時,完成與母親肉體上的分離。

這時嬰兒會覺得,依舊和媽媽共生一體。

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將6個月前的嬰兒期稱為「正常共生期」。

意思是,只有這個階段的共生,才是正常共生,以後的共生,都是病態共生。

第二次分離,6個月到3歲,孩子逐步有自己的個性。

例如穿衣服這件事,有時大人三兩下幫孩子穿好,但孩子會大哭大鬧。

因為他們想照自己的意願來,大人的干涉,會破壞他們的意願。

1歲到3歲的孩子,有大量這樣的行為。

大人要有耐心陪伴他們,讓他們試著用自己的意願做事情,形成一個鮮明的個性:

我要按照自己的來,我能夠對大人,尤其對媽媽說「不」。

第三次分離,從3歲一直持續到18歲,與原生家庭的明確分離。

這裡面主要包含著兩重分離:

一是空間上的分離。

指孩子長大後,需要離開自己的家。

例如去求學、出外工作等,不再和父母住一起。

二是心理上的分離。

孩子不再聽從父母的意志,而是由自己說了算。

完成這個分離後,一個人才能更好地去建立自己的世界,有一種「我的人生我說了算」的主體感。

否則,這份主體感就很難出來。

因此,完成與原生家庭的分離,於父母和孩子而言,都非常重要。

當孩子的,要儘早去完成這件事;

當父母的,要盡量幫助孩子完成這件事。

如果分離沒有完成,會引發很多問題。

 

 

 

有這麼一句話:

所有的愛都指向親密,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分離。

我特別贊同。

剛到廣州日報工作時,我認識了一個很有魅力的女孩,智商、情商都不錯,工作能力又強,非常有男生緣。

但她談了幾次戀愛,都走不到談婚論嫁的地步。

和她細聊後,我才知道問題所在,原來她從出生到成年後,都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因為她媽媽太喜歡、太需要她了,實在不想讓她離開,甚至她以後結婚了,媽媽也想讓女兒夫妻倆跟自己住。

而她又怕媽媽會不高興,所以就算相處得再不舒服,也沒有搬出去住。

結果在三十五歲那年,她得了一場罕見的皮膚病,先是從嘴唇開始,接著蔓延到全身,脫了一次又一次皮。

我得知後,既擔心又難過,在我看來,她這樣脫皮有個隱喻:

就是渴望像蛇一樣蛻變。這樣就可以從原生家庭中逃離了。

但事實是,那時她仍顧慮媽媽的感受,和父母住在一起。

直到現在,她媽媽已經80多歲了,只要女兒不在身邊,就變得癡癡呆呆的。

因此,為了媽媽的健康,她更加做不到離開,那會讓她非常內疚,所以她只能繼續和媽媽住在一起。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