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廢掉的根源,不是能力不夠,而是能量太低

一個人廢掉的根源,不是能力不夠,而是能量太低
value101 2024-03-08 檢舉

 

無論是身體、情緒還是精神,

都需要能量來保持活力。

 

人力資源專家李文德說過一句話:

「很多人在職場上生存艱難,根本就不是他能力不夠。

人的智力其實都相差無幾,職場菁英與邊緣人真正差別就在於能量。」

在他看來,能力是需要兌現的,但能量卻是觸手可及的。

具有高能量,代表你擁有超強的抗壓性和輸出能力。

即使身處困境,你也能保持向上的姿態,直到走出低谷。

相反,能力再強的人,沒有足夠的能量支撐,就會被生活輕易擊倒,從而一蹶不振。

真正決定一個人高度的,從來就不是能力,而是能量。

 

1

 

身體能量

知乎博主@小野 曾在貼文中訴說自己的經歷。

他是國內頭律所的律師助理,因為能力出眾,受到上司的重用。

全國各地的要案都會被分配到他協助處理,為此他常年加班趕進度。

每次深夜下班後,他都是胡亂吃外帶、泡麵就倒頭睡去。

有一段時間,他突然發現自己總是不在狀態,身體出現各種小問題。

不是肚子痛就是胸悶發慌,腦子也反應遲鈍。

他本來想咬著牙再挺挺,結果因為經常恍惚走神,在工作中頻頻出錯。

最後他爭取了許久的轉正名額,就這樣被他拱手讓人。

他在文章中感慨道:“本有機會當年就轉為正式律師的,沒想到卻被身體拖了後腿。”

 

想起中醫師楊紅琳的一句話:

「身體能量是生命活動的根本,一旦過度消耗,人生就會失去動力源泉。」

所以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從根本上來說,就在於身體能撐多久。

只有先把身體照顧好,你才能獲得源源不絕的能量去打拼。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書中講過一個案例。

小西是個拼命三郎,平常熬夜加班不說,連週末也很少休息。

一次,小西凌晨兩點還在電腦桌前整理資料,突然急性心肌炎發作,直接暈了過去。

幸好家人及時發現,把她送進了醫院,這讓她脫離危險。

醫生得知狀況後,勸她不要太拼命:

“手機需要電量,身體也需要能量。現在你身體的能量接近關機,再不充充電,什麼都白搭。”

經過醫生的點撥,出院後的她開始按時吃飯睡覺,也為自己制定了運動計畫。

最後在健康身體的加持下,不足兩年的時間,她便做到了經理的位置。

想起了祖克柏的一句話:

保持身體健康,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多能量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工作再忙,也要忙裡偷閒,擠出一點時間讓自己好好休息。

壓力再大,也要適當放鬆,給身體及時充電儲能。

當人的身體總是充滿能量,做起事來才有更多的幹勁。

 

2

 

情緒能量

1983年美國社會學家霍克‧希爾德,提出了一個「情緒勞動」 理論。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體力和腦力勞動外,還存在著一種情緒的勞動。

因為一件無足輕重的破事就悶悶不樂,因為一點不如意就懊惱暴躁…

當一個人在細枝末節中消耗過多的情緒,自然就難有充足的能量來應對更重要的事情。

在1980年代,世界網壇有一對雙子星麥肯羅和康納斯。

兩人同為左手將,球技出色,都拿下了不少榮譽。

但每次二人交鋒,麥肯羅總是輸多勝少。

當時就有評論員指出問題: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