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把孩子養成了精緻利己主義者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把孩子養成了精緻利己主義者
value101 2024-03-11 檢舉

 

作者:洞見muye

懂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深的福報。

01

前幾天,一則熱帖引發了眾怒。

 

發文者是個獨生女,她的父親患了膀胱癌,剛做完手術,目前還在醫院恢復。

除了父親動手術的那兩天她在醫院照顧,其餘時間都是母親和護工照顧父親。

那麼,她在做什麼呢?

她當時正計劃去印尼四王島潛水。

父親生病前,她已經做好了潛水計劃,這是她去年的最後一次旅行。

後來父親查出膀胱癌,轉讓船宿和機票改簽已經來不及了。

在留下來照顧生病的父親和潛水之間,她果斷地選擇了後者。

在她的價值觀裡,成全自己遠比陪在父親身邊盡孝更重要。

她的丈夫得知後,怒斥她這個行為太自私,罵她不孝順、不懂事。

但她並沒有覺得自己的行為不妥,自己又不是醫生,留下來也幫不上什麼忙,還不如去潛水。

滿腹委屈的她發文尋求網友安慰,結果被網友罵得狗血淋頭,最後無奈刪了帖。

北大教授錢理群說:當我們費盡心思托舉孩子爬向更高的殿堂時,要警惕孩子成為高智商的精緻利己者。

父母殫精盡心盡力培養孩子,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恩澤家庭,卻沒想到自私冷漠的孩子,反噬起來比狼還可怕。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上海一女孩因為出國留學的事情,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二十五歲的小田,是家中的獨生女。

小田的爺爺奶奶因為拆除,在寶山區獲得了一套房,後來房屋變更登記為父母和她三人共同擁有。

爺爺過世後,這間套房一直由奶奶居住著。

2021年,小田見身邊的朋友都紛紛出國留學,她自己也想出國留學。

她以為,以她現在的家庭條件,父母肯定會支持她的決定,但沒想到父母拒絕了她的提議。

被父母拒絕後,她跟父母大吵一架,並且以各種理由找父母分割共有的房屋。

房子賣了,奶奶住哪裡?她不管,反正只想自己留學的事。

父母見她一直鬧事,只好和她簽了一份協議:等奶奶過世後,這套房子才能賣。

但她等不及,便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現實生活中,小田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

心中沒有道德感、是非觀,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共感能力低,無法換位思考,無法體諒他人,永遠把個人需求放在第一位。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孩子養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02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錢志亮說:

「當家長以孩子為中心,孩子自然而然地認為:在這個家庭裡唯他獨尊,他的要求,父母要滿足,父母的要求,他學會了抗拒。

時間久了,他就只在乎自己想要的,自私冷漠不自知。」

每個利己自私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傭人般的父母。

一名29歲男子曾慷慨激昂稱,希望國家出台一項法律:

“不要孩子到了18歲就可以不養。如果孩子沒有能力,父母就應該一直養下去。”

這名男子叫匡正軒。

本該成家立業的年紀,他卻在家裡啃老,每天找父母要錢。

父母不給,他就將雙親告上法庭:我父母明明比我有能力,為什麼不能養我?

而他口中「有能力」的父母,父親是工地工人,母親臥病在床需要照顧。

一家人擠在一間小房子內,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這樣一個現實版巨嬰是怎麼養成的?

根源就在他的父母。

匡正軒的母親一直十分溺愛孩子,每每父親都想讓兒子幹點活,母親都會制止。

鄰居說,匡正軒從小在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的任何一個需求,父母都會想辦法滿足。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匡正軒,逐漸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惡習,變得自我中心。

 

父母越無私,孩子越自私。

正如教育學家洪蘭所說:過度餵養的愛,剝奪了孩子關懷他人的能力。

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養出自私、功利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有一年春節帶女兒回家過年。

看電視時,她拿了一個橘子剝,女兒就站在一旁等著吃。

李玫瑾剝下一瓣,要女兒先拿給爺爺吃。

女兒有點不情願,李玫瑾便說:“你要不給爺爺吃,我後面剝的就不給你。”

女兒想了想,還是遞給了爺爺,爺爺很高興,誇了她一通。

李玫瑾要女兒把第二瓣給奶奶送過去時,女兒痛痛快就去了。

接下來,第三瓣給姑姑,第四瓣給爸爸…直到在場所有人都吃到了,李玫瑾才遞給女兒一瓣。

沒想到,這次女兒沒有吃,反而放進了李玫瑾嘴裡。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