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的力量(深度好文)

安定的力量(深度好文)
value101 2024-03-26 檢舉

但你若定得下心,默默蓄力,人生越往後走,越能享受到漸入佳境的美好。

範仲淹年輕時,曾在應天書院求學。

那時的他,為了學有所成,拒絕了所有的消遣和享樂,真正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據《範仲淹傳》裡記載,西元1014年,宋真宗曾親自駕臨應天府。

當時全城的百姓都轟動了,應天書院裡的師生也都嚷著要去一睹皇帝真容。

唯有範仲淹一人,潛心讀書,不為所動。

同學不想他錯過這次機會,便作勢要拉他一起去。

範仲淹搖了搖頭,答道:將來再見也不晚。

說罷,繼續讀書。

 

一年後,範仲淹果然進士及第,不僅見到了皇帝,還成為了大宋朝的治世之臣。

《賈誼論》寫道:君子之所取者遠,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必有所忍。

縱觀歷史你會發現:

不急於求名者,其名常留於青史;不急於成事者,終有一日必成大器。

所以古人才說,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能走到最後的人,都有謀全局的智慧。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輝煌的人生更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

在往後的日子裡,把心定下來,將目光放長遠。

熬過那些無人問津、默默苦捱的日子,一定會迎來更光明燦爛的未來。

 

3

安定,是一種從容

王陽明在詩中寫道: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心若不定,縱歲月靜好,於你看來,也是愁雲慘淡;

心若定了,即使外界風起雲湧,你也能坐看風雲,不動如山。

陶淵明生逢亂世,曾為了生計和抱負,幾番外出求官。

但滿腔抱負的他,為官之路卻老是不順,總是遭到門閥士族的打壓。

陶淵明沒有憤憤不平,而是選擇回歸田園,去過寧靜淡泊的生活。

從廟堂到田間,他脫下了文人的長衫,變成了手持鋤頭的農民。

旁人笑話他,鄰居非議他,現實的貧困也折磨他。

他卻依舊笑著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就算他此後的生活,再也沒有了綾羅綢緞、高堂廣廈,只有一間屋,幾畝田,幾壺酒,他也無怨無悔,只因他心中安定。

 

安定,是一個人處世的法寶。

心安神定,無論命運的風把我們吹至何處,我們都可以在那裡生根發芽,結果開花。

劉禹錫一生,也是多番被貶,52歲時,還被貶到了和州。

和州縣令故意刁難他,故意給他安排了三間很小的房子。

沒想到劉禹錫欣然接受了。

縣令氣極,再次削減了劉禹錫的待遇,只給他留下了一間陋室,僅能容納一桌一床一椅。

劉禹錫仍是淡定地接受了一切,還在此寫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銘》。

老子雲: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

走在人生這條長路裡,風雨加身是無可避免的事。

但至少,我們可以穩住心性,以強者的姿態去應付生命中的跌宕。

花開花落,順逆有常。

當我們走到人生的泥濘坎坷之處時,以一顆從容的心,去感受,去經歷。

那麼你所遇到的一切,就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首詩說:

人生好比粥一鍋,煎熬滾煮耐琢磨。

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張羅。

人生就像一鍋粥,只有耐住性子,用小火慢慢地熬,才能撐出最濃鬱的香味。

一個人的蛻變成長,也從來都是不容易的,背後要經歷的是千難萬難。

在這無數的苦與難中,我們唯有沉住氣,一點點去熬,定住心,一關關去闖,在歷經千錘百煉之後,終能嚐到歲月的回甘。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