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解力在哪一層,生命的層次就在哪裡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行動解決一切,沒有行動,什麼都不會發生。”
理解力越低的人,做事總是瞻前顧後,擔心時機未到,害怕準備不夠…
結果浪費了時間,消耗了才華,還承受了猶豫糾結的煎熬。
理解力高了,你才能意識到: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無論多麼艱鉅的事,先做起來,大膽踏出第一步,是實現目標的唯一捷徑。
3
金牌講師商野說,你的能力就是你的翅膀,決定了你究竟能夠飛多高、飛多遠。
理解力處於這一層次的人,能清楚認識:
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除了行為上的實踐外,更離不開能力上的拓展。
始終在原地打轉的人,能力一固化,就必定被殘酷的現實淘汰。
願意拓寬自身能力的人,才能打破限制,在生活的浪濤中,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
商業導師苗維曾講過自己公司兩個員工的故事。
員工小張和小李都是從985名校畢業的,兩人同時進入公司。
公司待遇一向很好,平常工作量也比較少。
小張覺得,相對於自己的能力,目前工作太簡單了。
平常活一乾完就在辦公室喝茶聊天,每天下班到點便走,過得輕鬆自在。
而小李卻不一樣。
雖然工作壓力不大,但他始終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平時只要有空,他就透過書本、網課繼續學習專業知識。
公司也組織過多次技能訓練班,他都一次不落地參加了。
幾年後,由於效益不好,公司對業務進行重組,合併了好幾個部門。
經過考核,小張因為一直原地踏步,不能勝任當前崗位,被公司辭退。
而小李憑藉著出眾的綜合能力,被提拔為新部門的經理。
董卿說,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是固守,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該失去前進的勇氣。
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最終只能停止成長,陷入命運的死局。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保值的技藝,只有與時俱進的能力。
主動更新自己,你才能從容面對不斷變化的生活。
學會養成成長型思維,不斷打破能力邊界,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4
戰國思想家韓非子有個「目不見睫」 的說法。
說的是,人能看到百米以外的東西,卻看不見近在眼前的睫毛。
對一個人來說,環境、行為與能力,全都有跡可循,真正難以認識的,卻是自身。
理解力的最高層次,就是對自我認同的認知。
唯有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公斤兩,你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走好腳下的路。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從小就展現了出色的寫作才華。
但成年後,他始終認為自己具備經商頭腦,一心想在商業界成就一番事業。
起初,他投資打字機項目,前後投了不少錢,結果全虧了。
接著他又想做出版商,但由於不懂財務也不懂管理,公司沒多久就宣告倒閉。
此後幾年間,他也嘗試了經營木材業與礦業,但都以失敗告終。
他自以為文理兼得,生意也會順風順水。
沒想到經商致富不成,自己反而欠了一屁股債。
商場的失敗,終於讓他徹底清醒,明白自己根本沒有經商的才能和眼光。
意識到這一點後,他開始專注於自己擅長的寫作領域,潛心創作,並寫出了一系列暢銷的作品。
最後他不僅還清了債務,也成為美國寫實文學奠基者。
羅曼羅蘭說,沒有人是完整的,所謂幸福,就是認清自己的限度並安分守己。
對自己缺乏足夠認知的人,最終難免走上彎道或歧途。
一個人最大的醒悟,就是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所在。
當你能找對自身定位,才能認準方向,沿著正確的道路越走越遠。
▽
《教父》裡說:
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楚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所謂看清問題本質,就是你對事物的理解能力。
理解力越強,你就越能站上更高的認知維度,看穿問題實質,做出最準確的判斷和選擇。
點讚吧 ,學會提升你的理解力,持續思考,不斷加深自我認知,常反省、多行動。
堅持下去,終有一天,你會跳出禁錮自己的圈子,看到更大的世界,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