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綛先生:折磨你的不是任何人的絕情,而是你心存幻想的期待

楊綛先生:折磨你的不是任何人的絕情,而是你心存幻想的期待
value101 2024-03-27 檢舉

偶爾內耗,或許能讓你想通一些事,看清一些真相,但長時間內耗,只心動不行動,只會將自己拖入萬丈深淵。

叔本華曾說: “人性中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實際上,別人如何看待你,對你不會產生任何影響,而你如何看待自己,卻能決定你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過度在意別人的意見和感受,從而忽略了自我。

甚至,寧願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別人。

葉嘉瑩說: “在這短暫的生命中,你要完成你自己。”

深以為然。

如果一個人沒有辦法成為自己,別人就不可能尊重你,認同你。

所以,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別人身上,不如做最真實的自己。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 “當我回顧所有的煩惱時,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臨終前說一生煩惱太多,但大部分擔憂的事情卻從來沒有發生過。”

人就是這樣,總是會把事情往壞處想,過度擔心一些還沒發生的事。

小說《裝在套子裡的人》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個名叫別里科夫的人。他是個個性極度謹慎,甚至有些過度神經質的人。

他的生活就像是被嚴格裝在了一套又一套的套子裡。每天早上出門前,別里科夫會仔細檢查他的「裝備」:雨具、鞋套和暖大衣,即使外面是晴朗的天氣。

他的行為在鎮上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和討論。有些人覺得他很可笑,有些人覺得他可憐,但大多數人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奇怪的人,一個無法理解的異類。

長時間擔憂的生活方式,讓別里科夫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狹窄,越來越封閉,最終在焦慮和恐懼中死去。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沒有辦法掌控和預測的,我們不能讓自己被恐懼和憂慮束縛,也不需要活在自己臆想的擔憂裡。

想太多,只會毀了自己。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 「比起有人左右情緒的日子,更喜歡無人問津的時光,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獨處的時候,安靜、自在,不用周旋於別人的情緒,也不必刻意判斷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回歸一個真實的自我。”

當你不再依賴任何人,打破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你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與其把期望放在別人身上,一次又一次的失落,不如回歸自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有人說: “這個世界上最聽你話,最容易聽你指揮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這一輩子,想要的東西需要自己去爭取,對於那些別人無法給予的,更需要靠自己去成全。

人生短短幾十年,何必自尋煩惱,減少期待,看淡得失,順其自然,不被外界幹擾,才能守住內心的節奏,走好自己的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