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任何關係,走到最後,不過是相識一場
誰知,對方定睛一看,大驚失色,立刻跪下懇求。
書生樂呵呵地笑道:“不過是寫幾個字,何須行此大禮?”
對方急切地解釋:“我並非求你寫,而是求你不要寫!”
做人,一定要多些自知之明,少些自作多情,守好邊界感,不要輕易越界。
關係再好,我們也沒有擅作主張的權利;未經對方允許,我們沒有資格替別人做決定。
就像主持人蔡康永所說:
“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與人相處最好冷淡一點,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世上所有長久的關係,都保留了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遠看不惱,近看不見。
降低期待,減少依賴,過好自己。
很喜歡《生命的不可思議》中的一句話,深有感觸:
“要想維繫一份情感,期望越少愈好,若是沒有任何期待,便能無條件地愛,但是我必須承認我年輕時對人性的期望恐怕是太高了。”
生活中,不管是哪一種關係,往往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越是想要,越是得不到。
然而,當你什麼都不在乎,什麼都不去想時,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一位網友曾講述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
生日當天,他滿懷期待的坐等親人朋友,以及戀人送上祝福。
可是眼看一天時間已經過去了,他卻始終沒有收到一條祝福的訊息。
於是,他很委屈的發去訊息提醒,告訴他們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沒想到,跟他關係十分要好的朋友很久之後才回一句:最近工作太忙,忘了。然後敷衍的說了幾句祝福語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就連在一起五年的戀人也沒有為他準備任何禮物,反而還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一個生日而已,過不過又有什麼影響。
冰心曾說:
「心若在,斷了聯繫又何妨?心若不在,寸步不離又怎樣?”
人生在世,總有人會辜負你的期待,消磨你的等待,對別人要求太多,其實就是自我折磨。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寂》中寫道:
“人生的實質,就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降低期待,減少依賴,給自己時間和空間,你會得到更多快樂。
聚散隨緣,順其自然不糾纏。
魯迅先生曾說:
“有些關係,只是生命中的過客,留不住,不必強求。”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許多人,有些人只是匆匆過客,有些人卻能常伴我們左右。
不論是那種關係,不論是短暫還是長久,能相識一場已是一場莫大的緣分。
作家白落梅說:
「相遇是命運的安排,離別也是人生的必然。」
張小嫻說:
“人生聚散離合,如浮雲變幻,緣生緣滅皆由天定。”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有相遇就會有離別,有喜悅就會有落寞。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是彼此的過客,聚散隨緣,不必太執著某段關係,順其自然不糾纏,便是最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