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的反思:女兒憂鬱後,我才知道她在替全家人生病

一個媽媽的反思:女兒憂鬱後,我才知道她在替全家人生病
value101 2024-04-22 檢舉

 

部落客@成都精神科劉春艷 是精神科醫生,從業20年,接診過近2000個問題孩子。

 

她發現,許多患有精神疾病(憂鬱症、躁鬱症、人格分裂症等)的孩子,其根源都是因為原生家庭。

有高三的孩子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他說他的大腦裡住著三個小人,每天互相吵架,他在中間勸和;

後來才知道,他的父母常常當著他的面吵架;

有國中的女孩,在學校不跟任何人說話,渴望有朋友又不敢,最後得了憂鬱症。

原因就是她的媽媽很強勢,父親不管事,家裡環境特別壓抑;

還有孩子出現幻覺,總覺得有人在監視自己,其實就是因為之前父親總是在家監視他...

孩子身上的每一個問題,其實都是父母某個問題的折射。

可悲的是,醫生會和家長溝通,提醒家長做出改變。

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有的孩子,十幾歲的年紀,已經幾進幾出,出院不到半個月,又回來住院了。

因為根本問題沒解決,即使症狀在住院期間得到了緩解,回到原先的家庭環境中,又會復發。

心理專家陳瑜曾在《不被理解的少年》中提到一個叫語喧嘩的女孩。

從上高一開始,她就壓力特別大,焦慮敏感、情緒起伏嚴重。

深入訪談之後,陳瑜才知道,她的壓力不只來自課業,更多來自家庭。

她的爸爸個性乖戾、情緒極度不穩定。

中考前,爸爸曾給語喧了一個4萬的一對一突擊班,但語喧並沒有獲得理想的成績。

因為這事,爸爸直接把她拉黑了。

平常在家裡,語喧的父母常常吵架,兩人總為了一些雞毛蒜皮,捕風捉影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

聽完語喧的家庭狀況後,陳瑜認為父母是影響她心境的重要因素,建議她從家庭的漩渦裡抽身出來。

但在半年之後,陳瑜再次回訪了語喧,發現她的情況並沒有好轉,甚至一度休學,選擇去寺廟出家,成了一名沙彌尼。

就是因為她的父母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她依舊在困局中無法自拔。

如果父母不做出改變,孩子吃再多藥,做再多治療,都是無濟於事的。

 

 

韓國教育專家李柳南曾是知名校長,一雙兒女也在她的高壓教育下,出類拔萃。

然而,當一切朝著美好方向發展時;

兒子卻突然提出了退學,每天只想待在家裡玩遊戲、擺爛;

女兒也步了哥哥後塵,把自己關在房裡,發了瘋般地撕毀衣服和書。

到底哪裡做錯了呢?

回顧孩子幼年時期發生的無數事件,李柳南驀然發現,自己彷彿是統治者:

為了備戰中考,她把兩個孩子送去了遠在郊區的全職補習班,每天從5點學到12點;

女兒喜歡漫畫,她便擅自闖進女兒的房間,搜出十多本漫畫書,把女兒痛罵了一頓。

只要發現作業有一點錯誤,就是劈頭蓋臉指責...

就這樣,她將自己最愛的孩子生生地逼成了仇人。

經歷了痛苦的反思之後,她寫下一本《媽媽的悔改書》,決心改變自己,不再逼迫孩子。

她鼓勵女兒學起了糕點烘焙,並支持兒子去音樂課堂打起了鼓。

最後,兩個孩子也慢慢療愈,女兒考上了國際知名大學,兒子也順利完成學業。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先生說:

當一個池塘的水出了問題,池塘的魚再怎麼長都可能出問題。

當一個孩子出現問題時,最該反思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只有父母認清自己、改變自己,才能真正拯救孩子。

想通這些之後,我在痛定思痛之下,決心改變自己。

首先,我決定在女兒的成長上進一步撤退,不再強迫女兒做她不喜歡的事:

鋼琴想彈就彈,不想彈就不彈,給她足夠的自主權;

其次,我不再用言語打壓女兒,開始去發現一些她的優點,並由衷地表達出來。

最後,我不再對她施加壓力,而是多陪她做些她喜歡做的事。

我試著去了解女兒喜歡的明星,幫她所在的粉絲團發推文。

那天,女兒突然說:“媽媽,你能不能陪我出去走走?”

我激動不已,連連點頭,起碼我重新獲得了女兒的信任,成為了她的情緒出口。

想起另一位女兒患有憂鬱症的母親說過的一句話:“我願意成為我女兒攻擊和推倒的目標,只有推倒,才能重建。”

我堅信,當我努力改變自己、推翻自己,女兒也一定會好起來的。

 

 

白岩松曾說過:“我認為中國教育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怎麼教育孩子,而是怎麼當父母。”

對父母來說,那些脫口而出的打壓、噴薄而出的情緒、對孩子過高的期待……看似不起眼;

但日積月累,水滴石穿,終有一天會導致孩子內心的崩塌。

有智慧的父母,會透過反省自己、改變自己,去療癒孩子、重塑親子關係。

點個讚吧 ,與各位父母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