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也不想幹,才是變好的開始

啥也不想幹,才是變好的開始
value101 2024-05-02 檢舉

 

因此,他決定辭職。

 

但離職後,受疫情的影響,他找面試新工作也不順利,連續2個月都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最後,他破罐子破摔,決定直接回家躺上一年。

 

但沒想到,僅在家待了3個月,小君就隱約感到,痛苦程度比上班還嚴重。

 

為什麼會這樣?

 

對小君來說,在家不用工作、遠離了複雜的人際,剛開始確實是種解脫。

 

但在家待久了,問題開始慢慢浮現。

 

不工作,就意味著失去了收入來源,生活壓力也就越來越大;

 

而且,離開職場,陷入職業停滯期,個人缺少成長的平台,到時就更加沒有職場競爭力了。

 

這讓小君越來越焦慮,根本沒法安心呆在家裡,最後只能硬著頭皮出去繼續找工作。

 

縱觀這些年,像小君這樣,通過躺平的方式,來應對「倦怠」的人,並不少見。

 

對很多人來說,這確實是一種短暫的止痛。

 

選擇躺平之後,我們可以獲得暫時的休息。

 

這對於已經痛苦不堪的人而言,也許是唯一能選擇的解脫方式。

 

但正如許倬雲在《如何與工作相處?》的演講中,提到的:

 

躺平下來,只是糊里糊塗地躺在那兒,沒有解決問題。

 

因此,大多數人選擇躺平,獲得暫時的解脫後,依然會被迫面對那些無力和「倦怠」。

 

最深刻的應對:與「倦怠」共存

 

面對「倦怠」——

 

如果積極對抗,人會陷入疲憊的循環;

 

如果直接躺平,則會陷入無力的循環。

 

似乎無論怎樣做,都無法擺脫「倦怠」帶來的困擾。

 

難道,我們只能這樣麻木地活著嗎?

 

並不是。

 

其實,要想改變這種狀態並不難,那就是——

 

把自己當個「人」。

 

當我們不斷用積極去對抗「倦怠」時,很容易會把自己當成一個沒血沒肉的工具,從而忽略掉自己的內心需求。

 

最終導致身心俱疲,不得不通過躺平來緩解。

 

但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我們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停頓。

 

而有時候,「倦怠」其實就是一種停頓。

 

武老師曾分享過自己一個體驗。

 

在打理《得到》年度專欄時,他非常忙——

 

每周至少要寫一萬六千字,做三次諮詢,

另外還要著手開一家新公司,以及裝修一套大房子。

在這樣忙的情形下,他還是會去做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刷一下網頁、看微博;

偶爾胡思亂想、拖延等。

 

因為在他看來:

 

一個人不可能時刻保持著一種高效的節奏,如果自己一直保持工作狀態,可能會有一種“快要死了”的感覺。

 

而只有允許自己偶爾懈怠,自己才能累積更好的狀態,更加有動力去工作。

 

也因此,我更加提倡你——

 

允許自己在內捲和躺平之間靈活切換,

 

在工作的時候踏踏實實地工作,在玩耍的時候輕輕鬆鬆地玩耍。

 

比如,

 

上班很累的時候,我們也不妨懈怠一下,偶爾摸一摸魚,聽聽音樂。

 

週末的時候,可以全然放下工作,出去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

 

如果實在不想動,就坦然地躺在家裡看劇、玩手機或玩遊戲。

 

就像作家李盆講的一句話:

 

人應該模糊而流動地活著,這樣才是自然狀態。

 

要知道,

 

活力和「倦怠」並存,才是人完整狀態的一部分。

 

作為一個普通人,

 

我們不可能做到永遠都積極有力,

我們也終將會有能量去向上拼搏。

 

重要的是,要清楚一件事——

 

實在積極不起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去接納自己的「倦怠」。

 

即便是暫時只能「倦怠」地活著,我們也應該對自己存有一種同理心。

 

這樣一來,

 

我們才不會那麼輕易地選擇對抗和逃避,而是重新獲回一些活力,

 

也才能從疲憊中,獲得一些真正可以喘息的空間,然後繼續向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