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後,過遞減的生活

中年以後,過遞減的生活
value101 2024-05-02 檢舉

年少時我們更傾向於做“斜杠青年”,尋求多方面發展。慢慢的會發現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也少了推倒重來的底氣和勇氣。有句話說得好,與其執念於大而全,倒不如少而精。與其去鑿許多淺井,不如集中精力去鑿一口深井。

 

把功夫用在重要的事上,忙碌才會有價值。畢竟時間花在哪裡,人生的花就開在哪裡。

 

社交遞減

 

看過一個社會實驗短片叫《你手機裡的常用聯繫人有幾個》,受訪的三位中年男人,他們的通訊錄裡都有上千位好友。

 

節目組提出一個要求:如果不考慮工作和應酬,請刪除掉自己不會聯繫的人。

 

最後受訪者手機裡的聯繫人,只剩下了兩三個。

 

信息時代,把人與人之間社交的門檻拉得越來越低。我們常常以為,朋友越多,心越溫暖;圈子越多,路越寬廣。實際上,大多數社交,不過是虛假的熱鬧。

 

作家梭羅在都市生活時,經常參加一些觥籌交錯的聚會。

 

席間,常常聽到有人復述從別處聽來的奇聞逸事。看似熱火朝天,其實全是毫無營養的八卦,令梭羅感到無比厭煩。

 

因此,當他搬到瓦爾登湖邊居住後,就改變了自己的交友方式。他的房子裡只備了三把椅子,一把獨處時坐,其餘兩把招待朋友。

 

住處狹窄,飯食簡單,再加上瓦爾登湖地處偏遠,造訪他的人並不多。願意不辭辛苦而來的朋友,也絕不會是為了聊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會走到森林中感受自然的清新,也會坐在書桌前交流深刻的話題。

 

在一次次高質量的思想碰撞中,梭羅深有感觸,受益頗多。

 

摒棄無意義的社交,過濾嘈雜的聲音後,他收穫了有效的溝通和真正的知己。

 

社交遞減,就是讓我們把生活的重心放在重要的人和事上。與其時常跟一群酒肉之交推杯換盞,不如偶爾與三兩知己推心置腹。與其在觥籌交錯中耗費心力,不如多留一些時間來豐富自己、陪伴家人。

 

《減法》中有這樣一段話:“生活中的減法思維,不是要求我們簡單地摒除冗餘的信息,而是教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洞察真相,看得更透徹,活得更輕鬆。”

 

到了一定年紀,我們要明白,少就是多。人的能量只有那麼多,為了有精力走得更遠,有閒情欣賞沿途風景,必須割捨一些東西。

 

棄掉99%無用之物,過1%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