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休止的原諒,換來的只有反复傷害

無休止的原諒,換來的只有反复傷害
value101 2024-05-06 檢舉

週父病重時,周蓉一進家門就開始責備秉昆沒有照顧好父親,卻忘了這些年維持著這個家、照顧父母雙親的只有秉昆。

於家人,他無微不至地付出了很多,可到頭來得到的只有指責和不理解。

肖國慶和吳倩兩口子下崗後,周秉昆想著幫他們一把,就想辦法把吳倩安排到書店上班。

一家人沒房子住,他就把老房子借給他們住。

 

後來秉昆遇到麻煩想把老房子要回來,沒想到吳倩當場翻臉,全然忘了往日恩情。

在“六小君子”眼裡,周秉昆什麼忙都能幫,所以遇到任何問題大家都來找他。

但鼎力相助帶來的不是感恩,而是其他人的得寸進尺。

於朋友,他屢次雪中送炭,幾乎隨叫隨到,可到頭來得到的卻是怨恨。

最後他終於忍無可忍,喊出了憋在心里許久的話:“難道就該我的嗎?”

 

很認同王小波的一個觀點:

人活在世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無愧于人生一世。

另一條是不能慣著別人的臭毛病。

行走於世間,做沒有脾氣的老好人成本太大,做毫無怨言的老好人回報太少。

 

你越“好欺負”,旁人越沒有分寸,因為無需顧及你的感受。

 

永遠不要讓你的一味忍讓,變成他人欺負你的籌碼,若是退無可退,那就守住自己的原則。

該拒絕時莫要再心軟,觸及底線不必再退讓。

 

無休止的原諒

換來的只有反复傷害

看過這樣一段對話。

 

弟子請教孔子:“以德報怨,怎麼樣?”

 

孔子回答道:“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弟子不解:“那如何去做才是最合適的?”

孔子回答:“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年齡越大,經歷的事越多,越能理解這句話的深意。

以德報怨,最後的結果不是感化曾經傷害你的人,而是給了他再次將刀捅向你的勇氣。

上學時,班裡有個靦腆的女生令我印像很深刻。

大多時候看到她,都是一個人走在校園裡。

不知從何時起,慢慢有人造謠她“經常偷東西,人品特別差”。自那之後,每當有人丟了東西,第一個懷疑的就是她。

可當東西找到時,卻沒一個人對她誠懇地道歉,只留下一句輕描淡寫的“對不起”。

而她每次都笑著回應:“沒關係。”

正是這3個字,讓那些人看到了作惡的代價不過如此,於是開始更加放肆地造謠誣衊她。

她的原諒,始終沒有換來半分善意;她的大度,始終沒有讓流言平息。

 

委曲求全,求來的只會是那些作惡之人的變本加厲,而不是自己的安然無恙。

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值得被原諒,也不是所有“對不起”後面都對應著“沒關係”。

不要無休止地原諒傷害過你的人,趁早遠離他們,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全。

正如張韶涵曾說的那樣:

有一句話叫“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讓你變得更強”,但我只想說,傷害就是傷害,沒有這些傷害,我也會變得更強。

因為我不僅天生麗質,我還天生要強。

我不感激傷害我的人,他們只是提醒了我,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網上有個提問:你是從哪一刻決定不再善良的?

 

很喜歡一位網友的答案:我從未決定不再善良,只是決定不再對誰都善良。

沒有能力幫助他人的時候,請你放過自己的良心;

沒有後路可繼續退的時候,請你放下自己的大方;

沒有得到回饋的時候,請你收起自己的善良。

餘生,願你仁慈之間,亦有棱角;處世之時,守好底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