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value101 2024-05-07 檢舉

百歲之年,有記者問楊絳:

 

“我們應當怎麼做,才能變得更好,實現自我價值?”

這問題很常見,也很讓人焦慮,因為每個人都想變好,可在人人營營役役的世間,很多人所謂的變好,不過就是獲得更多物質,賺到更多錢,升職加薪,出人頭地。

楊絳說:

人生一世,無非就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願地改造自己。

但這世間不知出了什麼問題,大多數人最終都被生活改變了。

楊絳是為數不多的例外,在她一百多年的人生中, 不管遭遇怎樣的困難和誘惑,她都沒有迷失自己。

 

01

民國那些有才的女子,大多身世顯赫。

比如張愛玲,出身豪門,與李鴻章關係匪淺。

林徽因小小年紀,得以周遊列國,冰心、陸小曼等也都出身不俗。

 

楊絳的家世也很好,是真正的書香門第,父親楊蔭杭,碩士畢業,其碩士論文還被收入某大學法學叢書。

後來,成了著名律師,但人生目標不僅僅是搞錢。

 

楊蔭杭還寫作,著有《名學》和《邏輯學》,皆流傳後世,是文化界真正的大咖。

楊絳的母親也是大家閨秀,喜歡讀書,溫婉得像水一樣,做事又穩穩噹噹的,不急不躁。

1911年,楊絳來到了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一家人租住在北京的一個小院子裡。

張愛玲說:“亂世的人,是沒有家的。”

楊絳生在亂世,也只能四處漂。

 

漂著漂著,就到了上學的年紀,可是她很淘氣,不是一個安分的小學生。

有時候,楊絳在課堂上吹小絨球,吹著吹著,就笑了出來,擾亂了課堂,老師很生氣地叫她回答問題,想藉此告訴楊絳,不好好聽課,你就什麼都不懂。

然而,楊絳對答如流,回答得準確無誤,讓老師又愛又恨。

 

8歲時,楊絳隨父親回到江南,在充滿詩意的江南,楊絳也在一天天長大。

 

那時候,重男輕女還很嚴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還在,但楊蔭杭這個留學回來的人,卻不來這一套,在他眼裡,男女平等,家裡孩子,無論男女,都要接受最好的教育。

楊蔭杭一直認為,上海啟明女校是教學質量最好的,想讓楊絳去求學。

可那時候,楊絳還太小,去上海求學,就得離家住校,楊蔭杭心疼女兒,不知道該怎麼做,但自己的命運,就自己做主,所以他讓楊絳自己選。

一般孩子,肯定不想離開父親,去陌生地方,但楊絳卻打定主意,要去上學。

母親問她:“你打定主意了?”

她說:“打定了”

嘴裡雖然這麼說,眼淚還是流了出來,因為她明白,此去求學,只有暑假才能回家了。

好的父母,是一盞燈,能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路。

他們不替孩子們決定,而是讓孩子們學會做出選擇,因為他們知道,人生終究是自己的,別人無法代替。

 

02

 

楊絳是幸運的,因為她有開明的父母。

父母沒有用傳統的東西要求她,讓她有機會進最好的學校,父母也沒有替她決定自己的人生,而是讓她自己選擇,父母沒有把她養成巨嬰,而是讓她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楊蔭杭是個嚴於律己的人,他要做一個自己想做的人,而不是被什麼要求的,他還嚴格反對物質豐富而人格卑下的人生。

有一天,他帶著孩子們去一個富有的朋友家,回來時,幾個孩子還在感嘆別人的屋子多麼豪華,感嘆別人的生活多麼好,楊蔭杭聽到了,就告訴孩子們:

“生活程度不能太高的”。

孩子是白紙,她會把從別處學到的東西寫在紙上,從父親身上,楊絳學到的是對外物的淡然,是自由,是高尚。

從小,楊絳就喜歡看書,有時候父親午休,她就在一旁看書,有時候看父親寫字,看完了就撿起毛筆去練字。

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

楊絳毫不遲疑地答道:"不好過。"

"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

 

"一星期都白過了。"

楊蔭杭笑著說:"我也這樣。"

這世界很複雜,複雜到人有時候不得不被世界改變,而熱愛讀書的人,能從書中獲得力量,去對抗外在的世界,這力量或許不能改變世界,但至少能讓自己不被世界改變。

 

03

漸漸的,楊絳也上了中學。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到處都是戰爭,以及被戰爭影響的人。

楊絳學習好,只想好好讀書,不想參與到任何鬥爭裡,但有一次,她被選為學生代表,需要上街演講,呼籲人們革命,然而在心裡,她是拒絕的,但她不敢說。

回到家,她想讓父親幫她,因為只要父親去學校說不同意,她就可以不參加。

可父親拒絕了。

"你不肯,就別去,不用借爸爸來擋。"

 

可楊絳很擔心這樣會顯得不合群:

"不行啊,少數得服從多數呀。"

楊蔭杭嚴肅地說:

"該服從的就服從;你有理,也可以說。去不去由你。"

道理講了,楊蔭杭還鼓勵楊絳說:"你知道林肯說的一句話嗎?Dare to say no!你敢嗎?"

 

楊絳懂了,第二天到學校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我不贊成,我不去。"

楊蔭杭交給楊絳的,有兩樣,第一,做人當聽從內心的聲音,第二,是要有勇氣去做自己。

楊絳喜歡讀書,父親就時常買適合她讀的書,買來後,放在楊絳的桌子上,如果楊絳長期不讀,那本書就會消失不見。

書不見了,楊絳就懂了。

喜不喜歡,你的行動會表現出來,所以不要瞎說喜歡,也不要瞎承諾,說要讀就去讀。

讀書多了,人生自然會看到些不一樣的東西,高中時,國文老師讓大家寫詩,楊絳就寫:

"世人皆為利,擾擾如逐鹿。安得遨遊此,翛然自脫俗。"

老師批:

"仙童好靜。"

轉眼到了大學,該選專業了,可是選什麼呢?老師覺得,她應該讀理科,可她喜歡文學。

她迷惑了,又問父親: "我該學什麼?"

父親說:"沒什麼該不該,最喜歡什麼,就學什麼。"

 

她有些不懂,就繼續問:"只問自己的喜愛對嗎?我喜歡文學,就學文學?愛讀小說,就學小說?"

楊蔭杭說: "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楊蔭杭從來沒有說該學什麼,但楊絳卻懂了。

人生沒有什麼是“必須”的,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人生會過得比較有趣。

 

04

大學時,楊絳曾有出國留學的機會,但她放棄了,一是因為放不下父母,不想給父母增添更大的壓力,二是因為她想圓了自己的清華夢。

所以,她決定考清華的研究生。

當時的清華,大師林立,王文顯、吾宓、梁宗岱、朱自清等一大批人,是真正的“大學”,不僅校園大,更是有大師。

清華對楊絳來說,是最特別的,因為她在這裡遇見了錢鍾書。

 

楊絳是清華校花,喜歡她的人很多,經常都能收到情書,室友還總結了她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

一、長得好

二、年紀小

三、成績好

四、身體健康

五、家境好

她還有一個緋聞男友,就是費孝通,可是她始終沒有任何表示,不對任何人動心,直到錢鍾書出現。

錢鍾書第一次見了楊絳,就被楊絳的氣質吸引了,念念不忘。

他給楊絳寫信,約她見面。

而楊絳呢,對這個大名鼎鼎的清華才子,也是頗為好奇,就應了錢鍾書的邀請。

他們相約見面的第一句話,錢鍾書說:

"我沒有訂婚。"

楊絳說:

 

"我沒有男朋友。"

兩人都是脫口而出,幾乎還是同一時間說出來,真是初次見面,便許終生。

錢鍾書在清華高傲無比,楊絳在清華也是薄有才名。

那時候,楊絳選修了朱自清的散文習作課,第一節課,朱自清給大家留的作業是,寫一篇名為“收腳印”的文章。

楊絳寫了,文章得到朱自清的讚賞,最終被推薦給沈從文,在《大公報》發表,有5元錢的稿費。

很多年後,楊絳的散文,連錢鍾書都讚不絕口。

 

05

1935年,錢鍾書順利拿到了出國留學的名額。

此時的楊絳,還沒有碩士畢業,但為了錢鍾書,她選擇休學,陪錢鍾書出國。

她了解錢鍾書,在生活面前,錢鍾書笨得可以,要是獨自出國,連飯都煮不熟。

“他不會系鞋帶的蝴蝶扣,甚至穿鞋子分不清左右腳,筷子也用不太明白,全然沒有"做學問"時候的瀟灑倜儻,像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

這位“生活白痴”,對楊絳卻很用心,他們搬到新居的第一天,錢鍾書就為楊絳準備了一個驚喜,黃油、果醬、蜂蜜,錢鍾書都準備好了,陽光從窗外照進來,一切都那麼美。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不是生來就會的,我們唯有不斷學習,才能把僅有的一生過好。

在國外,兩人雖然比較清貧,但他們把生活過得很好,有你,有我,有愛,有暖。

後來,楊絳懷孕了,錢鍾書說:

"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

楊絳笑了,嘴裡沒說什麼,心裡卻說:“我希望女兒像你”

生孩子時,醫生問錢鍾書,是不是一定要女大夫,錢鍾書說:

要最好的。

他心疼她。

1937年5月19日,他們的女兒錢媛出生了。

楊絳坐月子時,錢鍾書獨自在家,生活亂七八糟。

"我做壞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楊絳回:“不要緊,我會洗”

"我做壞事了,把檯燈弄壞了";

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

"我做壞事了,門軸兩頭的球掉了一個,門關不上了"

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

 

這樣的事情很多,但只要聽到楊絳說“不要緊”,錢鍾書就放心。

楊絳回到家後,桌布洗乾淨了,檯燈修好了,門也修上了,這個家又是一個完美的家了。

 

06

 

關於婚姻,有次楊絳給錢鍾書念一段話: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