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認知低的人較勁

不要和認知低的人較勁
value101 2024-05-08 檢舉

誰也不能走進別人的頭腦,帶他走出思維的迷宮。

作家鮑鵬山的朋友,有一次參加電視台的訪談。

錄製的時候,大家討論了一個“小孩子打人”的話題。

 

輪到這位朋友發言時,他斬釘截鐵地說:

“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有暴力傾向。”

鮑鵬山一聽,覺得這麼說太過絕對,就給這人發信息:

“孔子孟子也是單親家庭,卻都是溫和有禮的人。你這樣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很難自處。”

隨後,他從心理學談到社會學,想糾正對方的觀點。

 

可對方卻認定:單親家庭肯定教育不好孩子。

鮑鵬山多說了兩句,朋友竟把他拉黑了,氣得鮑鵬山難受了好幾天。

人與人之間,三觀各不相同,認知也有高有低。

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是一種自我消耗。

不和認知低的人較勁,才是一個成年人真正的成熟。

 

01

 

不和有偏見的人辯是非。

作家邦妮·加莫斯,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研究所實習的伊麗莎白,被同事竊取了科研成果。

她找領導討要說法,把自己的報告一頁頁翻給領導看。

 

可領導卻說了句:你連碩士學位都沒有,不可能做出這種研究。

伊麗莎白反問:做研究,必須高學歷嗎?

領導聳聳肩,不屑一顧地說:我從來不相信一個本科生能做出什麼成果。

伊麗莎白立刻和領導吵了起來,隨後氣呼呼地摔門走了。

 

同事勸她,領導在學歷上有很深的偏見,你應該向仲裁部門求助。

但伊麗莎白不聽,還反复去找這位領導爭論。

結果,領導非但沒有認錯,反而找理由辭退了她。

 

列寧曾說:偏見比無知距離真相更遠。

和他們爭論,注定是一場無用功。

1998年,李開復出任微軟中國研究院的高管。

一天下午,他召集副總工們開會。

剛說了幾句鼓勁兒的話,就有人說:“工作不過是給老闆打工,拿多少錢幹多少活。”

李開復說:“你錯了,你不是給老闆打工,你是為了自己的發展。”

隨後,他勸這位同事,把目光放長遠,多關注自我的成長。

可他說了半天,卻等來那人的一句回懟:

“你別站著說著不腰疼,你收入高當然幹勁足。”

一時間,李開復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安排完工作後,草草結束了會議。

心理學上,有個“個人構念論”  。

意思是,一個人認知,是由過去的見識、經歷、思維、期望、評價等等形成的觀念,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場景時,我們習慣用以往的經驗作出判斷。

 

一個人的思維慣性一旦產生,就很難接納別人的意見。

很多人總覺得理不辯不明。

可走著走著就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見。

他人的偏見,認知迷宮裡的無頭路,誰也不能走進別人的頭腦,帶他走出這條迷宮。

不與有偏見的人辯是非,是對世界的接納,也是對自己的放過。

 

02

不和思維固化的人談變通。

有個叫約翰·拉賽特的人,是迪士尼的動畫設計師。

他除了畫畫,還酷愛計算機。

當時,智能繪圖技術開始興起,效率遠高於手工。

一天,他向上司發郵件,建議用計算機嘗試做一下電腦動畫。

 

結果,他沒有等來上司的回信,卻被人力部門通知,自己被開除了。

而公司給出的理由是,上司覺得他太瘋狂,竟敢用電腦畫畫。

畢竟在當時,整個行業都主要靠手工作畫。

人們普遍認為,畫畫是藝術,沒有靈魂的機器怎麼可以代替人。

約翰本想找公司理論,但一想到上司頑固不化的樣子,就沒再糾纏。

 

不久後,約翰去了另一家公司,用電腦製作了一部爆火的動畫片。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