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律就是:走難走的路,讀難讀的書,聽難聽的話

所謂自律就是:走難走的路,讀難讀的書,聽難聽的話
value101 2024-06-05 檢舉

 

但金庸卻是把它啃了下來,他在《明報月刊》三十餘年,撰寫了許多鞭辟入裡的社論。

 

他解釋說是因為讀了幾十年的《資治通鑑》,“令我了解中國的歷史規律,差不多所有中國人也是按這個規律的”。

一些書之所以易懂,是因為沒有新的知識增量,所呈現的內容,仍在你的認知邊界內。

一些書讀起來費勁,可能是介紹了我們未曾觸及的知識領域,或是一種獨特的世界觀,前者有助於豐富知識體系,後者有助於打破認知壁壘。

王石作為万科創始人,每當受邀參加演講時,許多經濟學、管理學的學生向他請教該如何選擇書籍。

 

王石表示他基本不看短平快的暢銷書,他向人推薦最多的一本書是湯因比的《歷史研究》。

20年前,王石購得《歷史研究》簡寫本的中冊與下冊。

《歷史研究》卷帙浩繁,對三十多種文明的綜合比較,讓眾多讀者望而卻步。

儘管如此,王石還是耐著性子,用了八個月的時間通讀了一遍。

王石坦言,這是一本使他“世界觀改變的讀物”,每次讀都會使自己在人生觀、價值觀上得到新的啟發。

 

在當今這個時代,簡單的碎片化閱讀,只能添磚加瓦,作為對知識體系的補充。

真正可以建構知識大廈的,還是那些盛傳已久的大部頭。

 

局限於喜歡的書,也掣肘了人生的成長。

唯有沉下心閱讀知識密度高的經典,去思辨,去積澱,這些看似難讀的書都會成為腳下舖展的路。

 

所謂自律就是:走難走的路,讀難讀的書,聽難聽的話

 

03

 

聽難聽的話

1983年,黃永玉寫信給戲劇大師曹禺,在信中不客氣地直言:

“我不喜歡你的解放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

 

曹禺接到信後,視若珍寶,夾在相簿裡反复看,最後裱在牆上。

真話,通常會有幾分刺耳。軟弱的人對此兩耳不聞,但內心強大的人,卻把它當作前進的動力。

任正非曾經說過:“不要怕批評,要感謝罵我們的人,不拿華為的工資和獎金,還罵我們,是在幫助我們進步。”

華為內部有個“心聲社區”,任何員工都可以在這裡,寫下對製度或者管理者的批評建議。

 

因為可以匿名發布,所以有些批評戾氣十足。

但華為從來都是直面問題,他們會一一閱覽,汲取建設性的意見。

任正非表示,華為人力資源管理裡面最厲害的就是評價體系,叫“評價無時不在,評價無處不在”。

 

過多的甜言蜜語,容易惑亂人心;由衷之言雖難聽,卻能直指不足。

 

一個人若是想要持續精進,就得丟掉面子,戒掉玻璃心,聽得了別人的批評。

莎士比亞說過:“多聽,少說,接受每一個人的責難,但是保留你的最後裁決。”

在八十年代末,史玉柱締造了一段商業神話。

但很快由盛轉衰,因投資巨人大廈導致資金鍊斷裂,史玉柱一夜之間負債2.5億,成為中國“首負”。

面對如此境地,史玉柱特地搜羅譴責他的文章,逐字細讀別人對他失敗的分析論斷。

他組織批斗大會,讓大夥向自己集火,在批評中總結經驗教訓。

經過十幾年浮沉,從保健品到銀行投資,再到網游,史玉柱在廢墟里建立了一座更為巍峨的商業帝國。

《人性弱點》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會接受別人的批評。喜歡找各種各樣的藉口,為自己辯解。”

 

如果聽到指摘,一味想著反駁,只會蒙蔽自己的心。

忠言逆耳利於行。

當我們敞開心扉,去接納別人的意見時,我們也接納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美國名校芝加哥大學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

“做困難的事,因為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做那些困難的事。”

日出之美,是因為它脫胎於最幽深的黑暗。

一個人真正想有所作為,就要在痛苦中磨礪自己。

當你馴服偏愛安逸的人性,克服一蹴而就的妄想。

在那條荊棘遍布的路上,你可能會走得很慢,但一定也可以走得最遠。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