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心理真相,讓你擺脫內耗

3個心理真相,讓你擺脫內耗
value101 2024-10-16 檢舉

hi,週末過得好嗎?

我有一個朋友今天很懊惱,因為一早起來,她就盤算看兩個小時書。

可是,不知為什麼,這麼打算了以後,突然發現家裡有點亂:

就想先收拾一下房間,收拾完房間,又發現床單該換了,就這麼東搞搞西搞搞,晚上了,書都沒還沒拿出來。

躺在床上,就開始強烈的自我攻擊:我怎麼這麼不自律?我又荒廢了一天!我真是個廢物!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做事之前猶猶豫豫,遲遲無法開始。即便開始了,也胡思亂想,內心戲十足,拖延糾結。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況,這就意味著,你的內耗已經產生了。

 

01 內耗,正在讓你變得不快樂

來訪老趙說自己幾乎是100%內耗。

疫情期間,老趙長胖了很多,身材走樣了不說,血壓血糖也高了不少。體檢時,醫生讓老趙一定要開始注意身體。

 

老趙也下定決心改變,辦了健身卡,定了跑步計劃,下了做飯APP。

但,三個月過去了,健身房只去了一次。廚具、餐具、調料、低卡食物等買了一大堆,但老趙只煮過兩次水煮蛋,兩次方便麵。

每天看著健身卡、廚具,老趙都痛苦不已,在要不要開始中各種掙扎。晚上躺在床上,就開始自責、後悔。

一直無法行動,還體驗著心理上的巨大痛苦。這就是老趙的精神內耗。精神內耗,並不是一個心理學術語,但卻是我們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一種狀態。

 

每個人都會有內耗的情況,比如,

想早睡早起,卻忍不住熬夜,第二天不停自責;

領導今天有些冷淡,是不是對我的工作不滿意?糾結一天,工作也沒做好。

出門兒前,到底穿哪個衣服,要選半小時;

對戀人、工作不滿,每天在糾結要不要分手/辭職,但半年了還沒決定

所有的內耗中,都有不確定和糾結在:我到底選哪個?到底要不要做?到底要怎麼做?別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以為這是做事前的思考?但往往是,想了很久很久,卻想不出答案,更沒有行動。

在這種糾結中,心理能量逐漸被耗盡。我們的效率變得越來越低,也越來越不快樂。為什麼人這麼容易內耗呢?

 

02 內耗,往往出於這3點

我們的內耗,往往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理想自我與真實自我差距嚴重

有些人很依賴“狀態”,總覺得,等我狀態好了,就一定變得不一樣。比如,進入一種特別自律勤奮努力的狀態。

這其實是期待自己第二天醒來,一下子就變個了人,變成理想的自己。

自我心理學家霍妮認為人格包含兩個部分:現實自我、理想自我。

現實自我,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我,此時此地,擁有和表現出來的一切存在總和。就像上文提到的老趙,他的現實自我是這樣的:

 

熱愛美食,喜歡宅,喜歡跟朋友聚餐喝酒,喜歡晚睡晚起,晚上,他最有靈感。

但當身體出問題之後,他的理想自我開始出現。

這個理想自我,是一個自律的,可以堅持自己做飯、堅持吃“草”,早睡早起,不喝酒,堅持去健身房的人。

理想自我是誰呢?

霍妮認為:理想自我是人為了逃避內心衝突,尋求合理統一,憑空在頭腦中設想的一種不合理的自我形象。

是純粹虛幻、不可能實現的。

真實的老趙跟理想的老趙相差甚遠。當他做不到理想的狀態時,就會產生很多自我嫌棄,自我批評。

我們的內耗,往往就是,找了一個跟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理想自我,來折磨自己。就像小時候,父母會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攻擊自己家的孩子一樣。

 

第二、把自己與問題捆綁過於緊密

老趙一直找不到對象,他的解釋是自己的胖和沒錢。但實際上,世界上胖、窮、殘疾的都大有人在,他們也能找到對象。

因為自己胖不去找對象,是一種把自己跟問題捆綁在一起的思維模式。因為我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做不到。

在他心裡,就形成了一個等式——問題=我=做不到。這樣一捆綁,他的目光就停留在“我是個問題”上,而不斷地產生自我攻擊。

這些自我攻擊,都是內耗的來源。而把自己和問題捆綁的越緊密,老趙也越會給自己找藉口,認為自己根本沒有選擇權。

就像老趙說的:我就是窮,才找不到對象,這也沒辦法啊。這其實是他主動把自己困在了陷阱裡。

 

第三、對自我的不確定性

這種內耗更多出現在人際關係中。很多人說:我一個人的時候沒啥事兒,可身邊一有人,我就開始各種內耗。

就像我朋友小安,孕晚期太累,婆婆自告奮勇來照顧她。婆婆能幹又勤快,來了一個多月,小安一個碗、一雙襪子都沒再洗過。

朋友們都羨慕不已,但小安卻說婆婆一來,自己總擔心婆婆的看法:

她會不會覺得我太懶?

 

她會不會覺得我太懶?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