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的方式裡,藏著父母的層次
你深愛的孩子,祂愛你嗎?
在針對3000多名中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中,有一個選項是“你對父母的態度”,結果顯示:
56.28%的孩子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19.22%的孩子對父母態度冷淡;
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
6.62%的孩子懼怕父母;
只有4.75%的孩子喜歡父母。
很多父母困惑不解,為什麼我們掏心掏肺對待的孩子,到頭來卻如此不待見我們?
《母愛的羈絆》一書說:愛來自父母,令人悲傷的是傷害也來自父母。
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自以為給予孩子的是最好的愛,結果卻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傷害。
01
匱乏的父母,給予的愛,是犧牲。
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後一天》,看一次難受一次。
茉莉,一個在眾人眼中品學兼優的女孩,卻在一個尋常的夜晚,毫不猶豫地跨上陽台,跳樓了!
16歲的生命,戛然而止!
媽媽想不明白,女兒為何會一心赴死?借助高科技“時光回溯”,媽媽才看到了背後的真相:
當茉莉表現優秀時,她沒有肯定,反而對女兒說:“沒有我你能有今天嗎?”
當茉莉喜歡的專業與她有所衝突時,她說:“為了你我放棄大好前途,你卻不爭氣,如果不是為了你,你以為我願意嗎?”
茉莉但凡表現不好,她又是一頓抱怨:“為什麼我放著教授不做,在這裡受你的氣啊?”
為了把女兒培養成才,海歸碩士畢業的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把全部的時間、精力、感情,都投入在女兒身上。
然而,由於沒有了自我,沒有了價值感,成就感,她時不時就在女兒面前標榜自己的犧牲,以此彌補內心的匱乏。
但沒有一個孩子能承受父母放棄自我的壓力。
最終,這份窒息的母愛,導致茉莉罹患憂鬱症,深夜跳樓自殺。
正如papi醬在節目中說的:
“父母的犧牲感,讓我覺得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
內心匱乏的父母,給不了孩子他們自己沒有的東西。
他們透過燃燒自己的方式去愛孩子,本質上是因為父母無法自我滿足,希望透過「情緒勒索」來獲得安全感。
這樣的愛,帶給孩子的不是內心的溫暖與感動,而是痛苦的罪惡感和沈重的心理枷鎖。
02
強勢的父母,給予的愛,是控制。
教育家李柳南曾自述是個能幹且強勢的母親。
每天,她排滿了兩個孩子的日程表,包括什麼時候起床、吃飯、學習,乃至報的補習班、看的書本,做的習題、上的學校,都要她說了算。
如同一個監工一樣,盯著兩個孩子讀書、寫作業、刷題。
為了備戰中考,她問都沒問,就把兩個孩子送去了遠在郊區的全日制補習班,讓孩子每天從早五點學到晚十二點。
女兒喜歡上漫畫,她就擅自闖進女兒的房間,把女兒珍藏的十多本漫畫書全丟了。
在她的強勢管控下,兩個孩子成績確實一直名列前茅,但在高中的時候卻先後提出了退學。
兒子每天待在家裡玩遊戲、看電視、睡覺,罹患了嚴重的社交障礙症。女兒也把自己關在房裡,把頭髮剃光,把衣服和書都撕毀。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不強勢的勇氣:如何控制你的控制欲》一書指出:強勢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和束縛,限制他們的自主性和自由發展,導致情緒失控或反抗情緒的產生。
管得太多,是束縛;管得太嚴,是侵犯。
父母越強勢,孩子越會感到被他們的控制緊緊綁住。
壓抑之下,孩子要麼在沉默中爆發,就像李柳南的一雙兒女,不斷向內壓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直到某一天,這些累積的情緒與壓力如同火山一般,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爆發出來。
要嘛選擇叛逆逃離,就像那個北大高材生王猛,用一萬五千字的長文控訴父母無處不在的控制欲,隨後拉黑父母,與父母斷絕關係,12年不回家。
而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是對彼此的傷害。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