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好的狀態,是賣聲匿跡
陳忠實44歲那年,在都市生活中處處碰壁,於是他提著包裹,回了鄉下老家。
在那裡,他內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
他常會沿著村莊的鹿原北坡走走,看柳葉由綠變黃,看月亮由西升東。
無人打擾的寂靜夜晚,他會從容地吃完一碗自己擀的麵條,然後有了興致,再提筆寫作。
就這樣,在晚風的吹拂下,他表情悠然,思緒卻翻飛。
在這種狀態中,他最終創作出了經典鉅作《白鹿原》。
無獨有偶,史鐵生也特別喜歡獨處的時光。
他癱瘓以後,常常一個人推著輪椅到地壇的老樹下或荒草邊。
在那裡默坐、發呆,理一理紛亂的思緒,窺看自己的靈魂。
四季流轉中,他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對自己的癱瘓他不再抱怨,對生命的意義他也多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其實無論是陳忠實還是史鐵生,在他們的世界裡,獨處從來不是孤獨,而是一種選擇。
當你選擇喧囂,你得到的不一定是別人的認同和喜歡。
但當你遠離人群,你一定能在昏暗寂寥的歲月裡累積沉澱,成為更有思想的自己。
《孤獨六講》中寫道:“孤獨是一種沉澱,而孤獨沉澱後的思維是清明。”
把孤獨視為沉澱自己的契機,我們終將與更好的自己迎面相逢。
3
在枯燥的日子裡豐富自己
主持人魯豫從事主持工作數十年,並講過自己的生活習慣。
在台上她能侃侃而談,但在台下,她會盡量給自己留足私人空間,能不社交就不社交。
甚至工作之餘,她能宅在家好幾天閉門不出。
不社交的這些日子裡,她偶爾看電影,偶爾喝茶,偶爾閒坐。
別人眼裡枯燥無味的生活,她卻覺得十分享受。
這讓我想起週國平說起過孤獨三境界:
第一境界,人們惶恐不安,總想著逃離,擔心被他人遺棄。
第二境界,人能夠平靜地面對孤獨,專注於自己的思考和行動。
而最高的境界,是在獨處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實現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魯豫是能於孤獨中豐富自我,實現內心平和滿足的人。
週國平本人也是如此。
週國平成名以後,各地邀約不斷,但對於這些邀約,他總是「能躲則躲」。
更多的時候,他會選擇關掉手機,孤單待在家裡看書、寫作、賞花…
他醉心於自己的世界,不為外界的浮華所擾,也有足夠的時間充實自我。
正是因此,他才寫出了一系列打動人心的作品。
作家蔣勳說:“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
一個人獨處,看似會失去很多,實則孤獨才是豐富自己的第一步。
人都應沈靜下來過寧靜自省的日子,看花聽雨聞香,讀書看報品茶。
用一件件小事,將自己安頓好。
沉浸孤獨的生活,終將為我們填補生命的縫隙,為我們孕育出豐盛的心。
我們可以透過它,找回內在的力量,回歸自我,回到最本真的生活。
▽
作家畢淑敏說:“一個人將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變成一縷柔紗,與千瘡百孔的世界溫暖相擁。”
什麼是最好的狀態?
其實就是回歸到簡單簡單、沉默安靜的日子裡,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個人的獨處,勝過一群人的狂歡;一個人的清歡,勝過無數喧囂的無聊。
屏蔽了喧囂,遠離了熱鬧,你才看得見自己的詩和遠方,才能於孤獨中發現更好的自己,從而活得更加從容、愜意。
點個贊吧 ,讓我們一起告別喧囂,遠離人群,在獨處中,活出自我,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