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焦慮的本質:守不住自己的節奏
最近,微博上有個話題引發了熱議:“年齡帶給你的是焦慮還是勇氣?”
評論區一句:「最大的焦慮是年齡大了還和年輕時一樣窮」!
瞬間戳中大家的痛點。
說到年齡焦慮,我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被點名了。
養家活口的焦慮,肥胖掉髮的焦慮,害怕35歲以後找不到工作的焦慮,似乎總有一款適合你。
楊絳先生曾說:
你的年齡,應該成為你生命的勳章,而不是傷感的理由。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風景,一歲有一歲的味道。
其實,年齡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你內心是否富足,有應付生活的底氣。
美國心理學家伯尼斯·鈕加藤曾提出一個概念叫“社會時鐘”,通俗一點就是我們常說的:“什麼年齡要做什麼 ”。
年齡彷彿是一把標尺,到對應的時間你就應該把這個階段的事情通通完成。
如果偏離了時鐘,社會就會有各種聲音評頭論足,讓你被焦慮不已。
曾在知乎上看到網友@明明就發出過這樣的感慨:
自己快30歲了,但還一事無成。
臉上隱約可見皺紋的痕跡,而愛的人卻不在身邊,商店櫥窗裡的東西誘惑著我,然而囊中羞澀。
看到了自己甚至身邊人的窘迫,自己卻無能為力。
曾經許願,要讓自己和親人,不為布帛菽黍所困,而如今已近而立之年,卻仍然在為柴米油鹽奔走。
年齡一再增長,屢屢在仄逼的生存空間輾轉,勃勃生氣一點點消失,焦慮噴薄而出。
其實每個年齡都會焦慮。
二十幾歲焦慮工作結婚,三十幾歲焦慮孩子房子,四十幾歲焦慮失業。五十歲以後焦慮養老看病。
他們都被社會時鐘推著走,一邊忙碌不已,一邊焦慮不安。
但事實上,人生是長跑,而非一場限時的衝刺跑。
你不必追趕他人的腳步,只需要按自己意願過一輩子。
豆瓣上有一個小組,叫“逆社會時鐘”,目前有7萬多成員。
他們當中,有的人20多歲到山上隱居,有的人30歲辭掉大廠去農場摘藍莓;有的人48歲考大學,還有的人60歲開始學畫畫、彈電子琴…
他們沒有按既定路線生活,而是自訂人生。
羅翔老師說: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關於好的標準了,good,如果加個s,就變成了goods(商品)。
所以做一切事情最重要的是尋找什麼是good,才可以過good的一生,才會避免隨波逐流。
深以為然。
按既定路線走就是好的一生嗎?標配的人生就是好的人生嗎?我們需要多審視下自己的內心。
如果我們總被社會時鐘推著走,與周遭人去攀比,就注定與焦慮同行。
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應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時間。
只有按照自己的節奏,才不會被焦慮困擾,才不會害怕年齡的增長。
摩西奶奶說:
人生最先衰老的不是容顏,而是那一份一往無前的勇氣。
曾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書中看到俞敏洪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次和楊振寧教授吃飯。
突然90多歲的楊教授站起來說:“我想談談未來20年的計劃,看還能為社會做些什麼,為教育做些什麼?”
一旁的俞敏洪老師,嚇了一跳,未來20年,那不就是110歲了。竟然還如此有激情。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楊振寧,一個百歲老頭,無懼年齡,依舊青春;俞敏洪,一個曾無數次走在崩潰邊緣的老頭,仍感慨「六十歲出發,歸來還是少年。
年齡帶給他們的是底氣,而非焦慮。
我們生活中常說“過日子”,“過”字是一個走之旁+一個寸。過日子,就是一寸一寸地往前走。
正所謂,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四十幾歲,甚至人至耬耋,都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收穫成長。
還記得《人生由我》的作者梅耶馬斯克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