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不好惹的人,其實更受歡迎
文/唯晨
民間有個順口溜這麼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這句話將人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你留心觀察就能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果真如此。
我們所處的大環境就是弱肉強食的環境,雖然相較於動物而言,人類制定了規則,誕生了文明,但生在骨子裡的本性且絲毫未變。
性格是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相對穩定的特徵,有的人性格軟,有的人性格硬,有的人好說話,有的人難以溝通,還有人唯唯諾諾,更有人暴跳如雷。
千人千面,社會上的人們在面對同樣的事情時,所展現出來的性格特質各有不同。
或許有人認為平易近人,與人為善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於是對那些堅守原則,鐵面無私的人多少有些看不上眼。
而事實上,越是與人為善的人越不容易成大事,真正能夠成事者總是堅守原則且讓人感到冷漠薄情。
情感和規則本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存在,過於重情者通常優柔寡斷,最終反受其亂。
生活中越是不好惹的人越受人尊重,這種尊重並非毫無原因。
察言觀色是人之本性
毫不誇張地說察言觀色是一切人際交往的最基本操作,如果一個人不懂察言觀色就會不斷說出不合時宜的話,輕則被貼上「低情商」的標籤,重則直接把人得罪,在無形中給自己樹立人生中的勁敵。
孔子說:「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這句話告訴我們,最終能夠成功的人不僅正直講義氣,並且善於察言觀色,無論對何種身份的人都會認真分析對方的情緒。
察言觀色是人之本性,同時也是人際互動的根本。只不過有的人察言觀色為的是不讓自己的言語傷害到對方,有的人察言觀色則只圖謀自身的利益。
個人的趨利避害猶如植物的趨光,如果有得選,沒有誰會故意選擇對自身不利的那一項。
在人際交往中,察言觀色就是在為下一步的選擇做準備,有些話該不該說,能不能說,該怎麼說,能說多少,都是要在察言觀色之後才能得出的結果。
一個人是否被身邊的人尊重,一方面取決於對方察言觀色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自身氣場的震懾力。
欺軟怕硬從來不會消失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從來都無法消除的情況,那便是欺軟怕硬。
不少人認為,一個欺軟怕硬的人就是窩裡橫。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和橫不橫沒有關係,與是否在「窩裡」亦沒有太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