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送快遞》:內心強大的人,沒有抱怨,只有感恩

《我在北京送快遞》:內心強大的人,沒有抱怨,只有感恩
value101 2025-02-18 檢舉

有這麼一個人,大專畢業,20年來換了19份工作。

也曾做過無業遊民,堪稱標準的社會閒雜人員。

但就是這麼不起眼的小人物,卻在前兩年搞出一個大動作。

他居然寫了本書,還憑這本書一夜火出圈。

他是草根作家胡安焉。

那本書就是《我在北京送快遞》,豆瓣評分8.5,被廣大網友稱為打工人的生存哲學,深受無數人喜愛。

在書裡,胡安焉從1999年第一份工作寫起,像流水帳似的詳述了自己的打工經驗。

當服務生、保全、加油工,開網店、女裝店,做熟食、送外賣…

他的故事雖普通,但細細讀來,卻又會莫名其妙地被一種真實刺痛。

那些為賺錢吃過的苦,那些難以啟齒的羞辱,那些為自由所做的對抗,令每一個掙扎在生活深處的人感同身受。

本以為這本書,不過是打工人的嘴替,替大家發牢騷。

但讀完後我很意外地發現,整本書的調性非常沉穩深刻。

胡安焉在書裡寫道:“懷著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生而為人,誰沒受過點難,遭過點罪。

如果緊抓著痛苦不放,一輩子還有何樂趣可言。

不開心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何必自尋煩惱。

與其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不如心懷感恩珍惜所有。

當你內心強大了,就再也沒有什麼能傷害你。

 

1

不停止抱怨

人生就只有絕境

書一開篇,胡安焉先講了自己在貨運公司當理貨員的經驗。

那段日子,他上長夜班,每天從晚七點一直上到隔天早七點。

當別人進入夢鄉時,他要在一公尺高的工作台前,馬不停蹄地分揀包裹。

一站就是12小時,期間,除了給半小時吃飯,再不允許有片刻休息。

等他終於熬到天亮,拖著近乎虛脫的身體回家,卻是難以入睡,頭痛欲裂。

那段時間,高強度工作和嚴重的失眠將他擊垮,令他戾氣爆棚,不停地怨恨這個詛咒那個。

然而越是心浮氣躁,就越容易惹麻煩。

今天和工友吵架,白生一肚子氣,明天又犯低級錯誤,被扣薪水。

不到一年,他就忍無可忍,主動離職了。

離職後,他接著去幹快遞員,但之後碰上的事,更是倒楣。

有人丟了包裹賴他,有人寄錯地址怪他,有人看他老實故意欺負他…

一次,30幾度的天氣裡,他為送一份生鮮快件,跑了好幾次腿。

客戶怎麼也不接電話,後來聯絡上了,對方只會一個勁兒地罵他送貨慢。

胡安焉強忍著怒火,重新送貨,但他還是被投訴了。

這種事一次兩次還行,但天天受窩囊氣,他很快就崩潰了。

那段日子,胡安焉內耗嚴重,不停地追問,這個世界怎麼可以惡劣至此。

他越想越氣,越氣越抱怨,還把這些「壞人」記到備忘錄,發誓要報仇。

但仇還來不及報,他自己先病倒了,一下子住院好幾天,把僅有的一點積蓄又花光了。

那段時間,他簡直是背運背到家!

在書裡,他也承認,自己很難原諒那些人。

但不原諒的後果,就是自己被怨氣折磨了很多年。

在一期訪談中,胡安焉說:“那時的我,真是乾一行恨一行!”

但恨來恨去,別人沒怎麼樣,自己的日子卻越來越難。

因為外界的為難再大,終歸是一時的,內心的怨恨不散,生活就不會好過一天。

作家鮑溫說:

喜歡抱怨的人整天都是一副苦瓜臉和沒有靈魂的軀殼,這些只會讓他一步步走向絕望,但自己卻渾然不知。

人一旦習慣了抱怨,就會陷入一種可悲的惡性循環。

用別人的錯一次次懲罰自己,把受的罪一次次在心裡反芻。

如此執著,於事實非但無益,還會自己愈發委屈,痛苦不堪。

不從內心救贖自己,越抱怨,生活只會越來越苦。

 

 

2

真正成熟的人

早戒掉了“受害者心態”

胡安焉在書裡,提起過自己的家世。

他父母都是老實人,從小灌輸他的想法就是,做人要對得起良心。

然而,步入社會後,他發現這些特質反而令他格格不入。

例如,在飯店實習時,他下力氣幹活,一個人搬完整個宴會廳的椅子,通宵值班時一分鐘都不偷懶打瞌睡,結果卻引來同事們的反感,導致自己被排擠孤立;

例如,在商場開女裝店時,別人壓價、賣高仿假貨、搞惡性競爭,他的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反而成了行業裡的笑談,很快令他賠光老底。

一開始,他還是忍不住抱怨,但後來的一件事,給他好好地上了一課。

那是在加油站打工的時候。

當時剛一去,很多行業「潛規則」他都不知道,就常常碰到麻煩。

一次,一輛計程車來加油,他熱情地跑過去,卻不料被司機狠狠地懟了幾句。

原來,計程車司機最怕加油站的服務生搞貓膩,每次都是他們自己加油。

但這事沒人告訴胡安焉,同事們還抱著看笑話的心理觀望。

胡安焉知道後很心寒,但也拿他們沒辦法,只能繼續做自己的活。

他確保每個動作都合規,接待每位顧客都周到。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