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送快遞》:內心強大的人,沒有抱怨,只有感恩

《我在北京送快遞》:內心強大的人,沒有抱怨,只有感恩
value101 2025-02-18 檢舉

巧的是,不久後上級領導視察,正碰上他值班,對他是大為認可。

不只為他提供了更好的崗位,還有意把他打造成「勞動標兵」。

經此一事,作者徹底明白了,若想擺脫黴運,能靠的,只有自己。

因為,不甘心也好,生悶氣也罷,一點用沒有。對付這個世界,更高明的對策,是讓自己變得強大。

先調整好心態,再主動出擊。

什麼事長本事就做什麼,誰對自己有幫助就跟誰混。

就這樣,他穩紮穩打地幹,不知不覺間,原本猙獰的世界也變得溫文爾雅起來。

有客戶私下發訊息,表達對他的感謝;有老闆離職時,給足他關懷與幫助。

最令他感激的是,之後他的許多工作,都是老同事老客戶推薦的。

漸漸地,他不再怨這怨那,取而代之的全是感恩。

稻盛和夫曾說:

“即使你抱怨再多委屈再大,最要緊的還是把事做好,這才是一個成熟人應有的心態。”

內心強大的人,沒有抱怨,只有感恩。他們會把一切不如意化為向上的動力,在與世界的碰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不怨天尤人,不沉迷過去。

即使被命運一槍擊中肩膀,我們都要慶幸擊中的不是心臟。

而後懷抱著這份慶幸與感恩,以更大的熱情投入生活。

請相信,一定不需要很久,我們就能境隨心轉,完全好起來。

 

3

一個人變好的開始,學會感恩

這本書,好像一份超長版的職場履歷。

在這密密麻麻的打工記錄中,有一段很特別的描述。

那是2013年,作者在上海打工。

他很意外地認識了幾個愛讀書的朋友,並加入了一個文學社團。

一次,社團在書店搞線下活動,提議大家朗讀一段名著。

他讀了一段《皮爾金頓夫人回憶錄》,著實令大家摸不著頭緒。

因為這位皮爾金頓夫人,在中文網根本查不到任何資訊。

而回憶錄講述的,不過是一個中年婦女自立的故事。

為了謀生,皮爾金頓夫人當過僕人、教書、賣過雜貨。

最難的時候,還沿街乞討,被人誣陷做牢。

她不只一次想到自殺,但不只一次從絕望中挺了過來。

最令胡安焉動容的,不是這些悲苦,而是人物身上迸發的力量。

在那麼艱難的時日裡,皮爾金頓夫人竟還有興致到戶外散步,看鴨子游泳,看蝴蝶飛舞。

她會用詩一樣的語言寫日記,感恩上天的賜予,並懷抱著美好的期待迎接每一天的到來。

在書裡,談到皮爾金頓夫人,胡安焉很感慨地寫道:

“在毫無希望的絕境中的愛,就是照亮生命的光。”

他深受皮爾金頓夫人的鼓舞,也下定決心尋找自己生命裡的光。

雖然他的夢早被現實擊碎,但裂痕恰恰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而這條命運的裂痕,就出現在幾年後他開女裝店的時候。

在打了七、八份工之後,胡安焉突然想創業,就和人合夥在南寧賣時裝。

但剛開始不久,他就被同行惡意造謠,又發現自己被合夥人坑了一把。

那段日子,他見到人就緊張,一下班就躲回出租屋。

漫漫長夜,為了平復慌亂的心緒,他開始讀書,也開始寫作。

不知不覺間,他竟愛上了這深夜裡的自由,並一發不可收拾地堅持了很多年。

2020年春節前後,他辭掉最後一份工作,開始居家寫作,而後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每當有人問他:走了那麼多彎路才開始寫作,會不會不甘心?

他都很坦誠地回答:

我的生活充滿了挫折和痛苦,我也一次又一次感到失望。但回過頭來想想,沒有這些經歷,就沒有現在的我,所以仍要感恩。

命運安排的一切自有它的道理,上帝不會給你扛不住的事。

那個欺負你的人,讓你一窺人性的幽暗;那件挫敗你的事,能夠激起你的鬥志。

等你撐過命運的低谷,看見世界的浩瀚,再轉頭看看來路,就明白:

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塑造,人應該心懷感恩。

而這個念頭一萌生,內心就會湧出一股力量。

人心裡有勁兒了,人生的轉折才算真正開啟。

 

 

有人說,胡安焉該平平無奇,完全佔了寫作的光。

但在一次訪談中,他很含蓄地否認了這一點。

他說,是從開始熱愛生活的那一刻起,一切才變得不一樣。

就像他在書裡寫的,儘管打工很苦,但一有閒暇,他會去看落日,喝小酒,聽音樂。

細膩地感受當下,感恩每一分每一秒,心緒寧靜平和,他的創作才有了靈魂。

19份工作,你若抱怨,樁樁件件都是辛酸,但你若感恩,那就是19種豐富的生活。

作家畢淑敏說:“當人知道感謝每一粒種子和每一縷清風,也就知道了要早起播種和禦風而行。”

感恩,並非自欺欺人的樂觀,而是強大的心靈力量。

它會讓我從絕境中看到希望,從庸常中挖掘美好,從廢墟中重建人生。

點個讚吧 ,從今天起,無論我們再遇到什麼,我們都少抱怨,多感恩。

看到這人世間的美好,我們也終會成為這美好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