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不到最大運動心率怎麼辦?心臟科醫師:心跳依活動強度可分5等級

達不到最大運動心率怎麼辦?心臟科醫師:心跳依活動強度可分5等級
value101 2025-03-21 檢舉

開始運動永遠不嫌晚,只是對於本來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卻發現自己的心跳速度上不去,做了有氧運動也遲遲達不到理想的運動心率速,難道是身體出了問題?心臟醫師解析:「最大運動心率的意思並不是說要運動到那樣程度,只是說每個人達到運動心跳的上限就是在那個位置。」只是有些人確實可能服用藥物、內分泌問題導致運動強度很強,心跳速度也沒辦法拉上去。

多少才是理想的運動心跳速度?

 

該怎麼評估運動是否有效,心跳速度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標準,根據國健署的運動指引,想改善,運動時心跳率應達最大心跳率60%以上,稍微流汗並自覺有點喘又不會太喘。

而預估最大心跳率的方法也很簡單,公式: 220 -年齡  就是最大的運動心率速,假設以一位60 歲的健康成人為例,就是220-60=160 次/每分鐘,但並不是說要運動到心跳160下才是有運動到。

 

 

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說:「最大運動心率的意思不是說要運動到那樣程度,只是說每個人達到運動心跳的上限就是在那個位置。假設60歲的人,他的最大運動心率就是160,此為100%運動強度的最大心跳速率,但不是每個人都要運動到100%的強度。」

陳玠宇建議:「假設有想要增加代謝、減肥的話,會希望到最大運動心率的60%以上才達到燃脂的功效。」如果是60歲的人,最大運動心率為160,若想要60%達到就是:160×60%=96(次)。

 

心跳依活動強度分5等級

是可以依照平常活動分成5個等級強度,選擇適合自己的強度進行訓練:

等級一:最低強度(50-60%,例如慢走)

等級二:低強度(60-70%,例如快走)

等級三:中等強度(70-80%,例如)

等級四:高強度(80-90%,例如快跑)

等級五:最高強度(90-100%,例如衝刺跑)

 

怎麼運動心跳速度都上不去!醫師解釋有兩種可能

只是有些患者反應,明明自己很努力進行、劇烈運動,心跳速度怎麼依舊上不去,陳玠宇解釋是有兩種可能:藥物、本身潛在問題。「有些人吃抗交感神經的藥物,像是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就有可能讓心跳即便在運動的時候,心跳也沒辦法真的達到非常高的程度。」

照片檔 ID:878203884

陳玠宇說:「臨床上常見一些青壯年會有一些心悸的現象,會用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減低他的心臟負荷,也有可能導致運動強度即便做到很強了,心跳速度也沒辦法拉上去,那是因為藥物把它抑制了。」

第二種可能是因為本身的身體潛在問題,陳玠宇說:「如果是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可能會是甲狀腺低下症,他本身心跳速度就偏慢,因為甲狀腺是新陳代謝最主要的激素,當它有低下的就有可能心跳過慢,有些人是其他內分泌的關係,所以讓心跳也有影響;又或者有心臟節律退化的問題,例如病竇症候群及房室阻斷,導致心跳過慢或停頓的現象。」

 

正常人心跳不能超過最大運動心率的一半

即便是一般的正常人心跳也不能超過最大運動心率的一半,一旦超過可能代表有其他的問題。有些人突然有心悸的現象,且量測他的心率發現竟然超過最大運動心率,那就很有可能是「心律不整」發作。 一般來說,平靜時的心跳速率愈快反而會造成心臟過度負荷,暗示著身體有潛在的問題(諸如:貧血、感染、甲狀腺亢進、身體脫水、心衰竭、心肌缺氧等),同時也會加重缺血性心臟病心臟缺氧的狀況。多了解自己心跳的快慢,可以幫助了解自身的心血管健康狀況,若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或是心跳過快、過慢、不規律都可能暗藏著異常的生理意義。

 

 

只有運動胸悶是心臟病嗎?心臟科醫師解析關鍵運動強度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但有些人只在運動時出現胸痛、身體的不適,當沒有運動時狀況就又改善,讓人憂心難道是心臟出問題!反而越來越不願意運動,心臟科醫師解釋:「運動時心臟出現的不舒服可能有很多種原因,不一定是心臟缺氧,但這些族群必須先找出並解決造成不適的原因,否則運動會讓心臟狀況更加劇。」

 

心血管患者貿然加強運動有風險!

不管哪一科的醫師都強調「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但若在運動時出現胸痛、胸悶這樣還能運動嗎?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解釋:「如果已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一定要先解決背後的原因,如有嚴重冠狀動脈阻塞時,建議要先將其打通,才可以把運動強度增強,不然可能會增加心肌梗塞或猝死的機率。」

若沒有先處理本身心血管問題,貿然加強運動強度是有風險!陳玠宇提到:「當心跳拉快的時候,症狀會加劇,甚至增加猝死的風險!當心跳越快的時候,心臟耗氧量更大,血管已經阻塞非常嚴重很有可能因為運動導致心臟缺血更加劇,會有猝死的風險。」

 

新聞上屢見不鮮,有些人跑完馬拉松、運動之後就倒下次猝死,近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的兒子王怡中,在晨跑時突然心肌梗塞,最終因心臟衰竭過世,享年39歲。

陳玠宇強調:「當身體有潛在問題的話,在、運動有任何不舒服的話都要先去釐清原因,包括心血管、內分泌、貧血的問題,需要解決才能把運動強度拉上去,否則強迫把運動強度拉上去可能會有危險性。」

 

如何評估運動強度?

可參考最大運動心率:一個人的最大運動心率為「220減掉年紀」,若以50歲的年紀來論,最大運動心率為170,100%運動強度的最大心跳速率。是可以依照平常活動分成5個等級強度,選擇適合自己的強度進行訓練:

等級一:最低強度(50-60%,例如慢走) 等級二:低強度(60-70%,例如快走) 等級三:中等強度(70-80%,例如) 等級四:高強度(80-90%,例如快跑) 等級五:最高強度(90-100%,例如衝刺跑)

但並非運動時的不適都一定是心肌缺氧、心肌梗塞等問題,運動時心臟出現的不舒服可能有很多種原因,陳玠宇列出可能的常見幾項原因:

 

二尖瓣膜脫垂

二尖瓣膜脫垂在年輕人中很常見,瓣膜性的問題,當運動心跳越快或流汗脫水的時後,脫垂越嚴重,患者就會感覺到胸悶、胸痛、呼吸不順、頭暈的現象。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