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總感覺身體發癢!你可能是「對熱過敏」

運動時總感覺身體發癢!你可能是「對熱過敏」
value101 2025-03-25 檢舉

劉昭宏指出:「無論汗疹、濕疹,沒有造成過敏者,通常多休息減少流汗,穿寬鬆衣物、吹冷氣或風扇讓體溫下降,一般3天至一週內會逐漸恢復。」

 

運動衣物必須先洗再穿!減少過敏機會

但如果是肥胖、糖尿病或是免疫力低下者,就要小心抓破皮,如果反覆部會出現濕疹、汗疹,就容易造成細菌、黴菌感染,甚至引起併發症。若水泡、紅疹刺激過敏發作,而引起異位性皮膚炎,就得長期吃抗過敏藥物。

隨著運動風氣興盛,被汗疹、濕疹困擾的「運動咖」也更多見了!劉昭宏建議:「購買暈動衣物後,先將殘留化學成分清洗過再穿。特別當運動後發現身上有紅疹,宜暫時避免流汗,換穿寬鬆衣服,待皮膚逐漸恢復正常後再做運動。」

 

 

運動時身體很熱,為什麼卻還是流不出汗?

 

小天最近覺得自己體力不太好,想說去運動健身一下,沒想到他發現自己竟然流不出汗,已經熱到整張臉都漲紅,還是幾乎沒有汗水,馬上就掛了家醫科去看診。

流汗是一種身體新陳代謝的現象,同時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對於運動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人體流汗最重要的生理目的就是降低體溫;汗水的排出和蒸散可以從體表帶走大量的熱量,延長運動時間、避免熱傷害,如果在溼熱的環境中運動,汗水不易蒸散,會讓體溫降不下來而快速感到疲勞,甚至是造成熱衰竭、熱中暑。

 

為什麼會流不出汗

流不出汗有許多原因,在西醫醫學中,流不出汗的症狀統稱為「無汗症」,原因有非常多種,但總歸一句話是「製造汗的過程中出了問題」。

 

汗液製造的過程由負責分泌及排出汗液的「汗腺」工作,而下達命令的是腦中的「下視丘」,根據人體目前的溫度,刺激體溫調節中樞使汗腺產生活動,傳達訊息給交感神經,分泌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最終指揮汗腺分泌汗液;在這當中,如果皮膚、神經系統出了問題,就無法完成流程,當然也就不會有汗水。

無汗症有分成先天性跟後天性,先天性是因為神經發育不全,或是皮膚外胚層增生不良症,導致汗腺發育不良等,但這些都可以在嬰幼兒時就發現;而後天造成的問題,也一樣分成皮膚損傷、神經病變及藥物的副作用影響,就要檢查才會知道成因。

 

神經病變、皮膚病造成「流不出汗」

中樞神經系統是命令身體排汗的源頭,其中的下視丘負責控制正常體溫等基本身體功能,所以當大腦、腦幹、脊髓產生病變,就有可能無法排汗。像是腦中風、半身不遂等,中風影響的半邊身體可能就無法排汗,半身不遂則是在不能動的身體區塊失去排汗功能。

 

周邊神經系統則包含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除了因為退化造成的汗液分泌減少之外,疾病也會影響周邊神經失調;糖尿病就是最常造成自主神經病變的原因之一,一開始可能只有肢體末梢不容易流汗,慢慢的影響到全身。

 

自體免疫自主神經病變則是因為自體免疫疾病,導致抗體攻擊乙醯膽鹼受體,讓排汗的訊號沒辦法傳出去而造成,急性去髓鞘多發性神經炎、後天特發廣泛性無汗症、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帕金森氏症以及路易氏體失智症等疾病,或是長期酗酒的人,也會因為刺激交感神經而有排不出汗的情形。

 

皮膚的問題除了發育不全之外,燒燙傷、汗疹等傷害,或是硬皮症、乾燥症等免疫系統疾病,還有皮膚感染、發炎、癌變,都會讓汗腺阻塞或萎縮,導致流不出汗的情形。

中醫理論的流不出汗

撇除外在溫度的刺激,中醫則認為流不出汗是「陽虛」,因為流汗是需要陽氣來推動的,但如果習慣吃冰冷的食物,或是長期待在濕度高的地方,等於是把陽氣壓在身體裡,表面上看起來涼爽了,但體內卻有 2 種氣息在打架,久了一定身體不舒服,也讓汗變得比較難流出來。

 

另外,長期待冷氣房,汗腺會逐漸萎縮,會越來越不容易流出汗,這時候突然跑去運動,會感到身體很燥熱、很不舒服,但是很難流出汗來;或是好不容易流出了汗,卻又一發不可收拾 ,這是因為平常沒有讓身體有正常的汗水循環的結果。如果不是長期性的「無汗」或「少汗」, 也許可以先試試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少吹冷氣、家裡多開除濕機、養成運動習慣,慢慢把身體調回來 ,但如果1、2個月之後,還是一樣的情況,或是伴隨其他的症狀,還是建議到家醫科去找出真正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