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停用這種牙膏,用得越久,牙齦或越萎縮?醫生告訴你真相

立刻停用這種牙膏,用得越久,牙齦或越萎縮?醫生告訴你真相
value101 2025-07-01 檢舉

 

牙膏,每天都在用,用太久、太習慣,反而忽略了它可能帶來的隱憂。

有一種成分,很多人天天往嘴裡抹,結果牙齦越刷越薄,牙根越露越多。看起來是清潔,其實是慢慢傷害口腔。

 

「抗敏感」真的抗敏感,還是「加敏感」?

市面上不少牙膏打著「抗敏感」的旗號,主打成分往往是硝酸鉀 。這類成分的確能夠暫時封閉牙本質小管,減輕冷熱酸甜帶來的刺激感。但問題就在「暫時」兩個字。

長期使用含有硝酸鉀 的牙膏,不僅無法解決本質問題,反而可能掩蓋牙齒正在發生的真實傷害。 牙齦萎縮 、牙根暴露、牙縫變大,這些不只是老年人才有的毛病,現在年輕人用錯牙膏也能刷出一口「老牙」。

有研究指出,連續使用含鉀鹽的牙膏超過六個月,敏感度並不會持續下降,反倒牙齦組織的生理屏障功能降低。一旦停止使用,敏感反而更嚴重。就像止痛藥吃多了,身體會越來越「怕痛」。

 

牙齦萎縮沒你以為的無害,後果一點也不輕

別小看了牙齦萎縮 這件事。它不是簡單的牙齒「顯長」了那麼輕鬆。真正的問題,是 牙根暴露 ,牙齒變脆、變黃,咬硬一點的東西都心驚膽戰,不是裂了就是崩了。

更嚴重的,齦溝暴露後,細菌容易深入牙周組織,引發牙周炎,難聞的口氣、牙齒鬆動,甚至脫落,全都不是危言聳聽。

牙齦一旦萎縮,就很難再長回來。再貴的修復手術,也不過是“縫縫補補”,遠不如早期預防來得划算。

 

清潔≠刺激,有些成分其實是“慢性殺手”

很多人喜歡「刷得乾淨」的感覺,泡沫多、味道重、牙齒咯嘣響才安心。恰恰是這類牙膏,問題最嚴重。裡面往往含有大量的月桂醇硫酸鈉(SLS) ,一種常見的起泡劑。

SLS的清潔力毋庸置疑,但對黏膜的刺激同樣強烈。長期使用,會破壞口腔內天然的保護膜,讓牙齦更容易發炎、出血,嚴重時甚至出現口腔潰瘍 反覆不癒。 口腔黏膜乾燥 、脫皮、甚至味覺異常,都可能跟這個成分脫不了關係。

很多人刷完牙後嘴裡反而更乾,或是總覺得舌頭發澀,這時候就要懷疑是不是用了含SLS的牙膏。別小看這些“小問題”,它們是你身體在提醒你:有東西不對勁了。

 

“草本”“天然”?標籤好看不代表配方安全

再說說這幾年火起來的「草本牙膏」。名字樸素,配色清新,包裝不打廣告都能讓人產生「好像很健康」的錯覺。但草本≠溫和,天然≠無害。丁香油、薄荷醇、茶樹精油 這些成分,少量使用確實有抗菌作用,但濃度高了,反而可能成為 過敏源

有些人用了所謂的「中藥牙膏」後,牙齦越刷越紅,甚至脫皮、水泡,還以為是「正在排毒」——其實正是過敏反應在作怪。

牙齦紅腫 、脫屑、局部疼痛都可能是牙膏成分不適引起的慢性刺激性炎症,輕則影響刷牙體驗,重則拖延真正的治療時機。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