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忠告:夏天高血壓不能做的3件事,做的越多,血壓就越難控制

在醫院裡,一位高血壓患者,他一臉困惑地說:「我一直按時吃藥,怎麼夏天血壓還是老波動呢?」仔細詢問後發現,是因為日常生活裡的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習慣造成的。
夏季的環境變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二者共同成為血壓控制的潛在挑戰,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會直接作用於血管舒縮功能,然而,人們常常忽略日常行為對血壓的微妙影響。
某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生活細節,其實可能持續加重心血管負擔,導致血壓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這些被忽略的因素若無法及時矯正,不僅會增加藥物控制的難度,也可能引發一系列繼發性健康問題。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心裡都清楚,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取量,對維持身體正常運轉那是相當重要,可不少人壓根沒把過量飲水可能帶來的危害當回事兒。
一到夏天,天氣熱得跟蒸籠似的,很多人養成了大量喝水的習慣,想著這樣就能把脫水問題給防住,但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大量喝水這事兒,可不能簡單照搬。
高血壓患者本身心臟功能可能比正常人弱一些,大量快速飲水,水分會迅速進入血液,導致血液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
而且,過量飲水還可能造成水中毒,雖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對身體的危害可不小,有研究顯示,短時間內大量飲水超過2000毫升,部分高血壓患者就可能出現血壓波動。
有些患者覺得口渴就猛灌水,一口氣喝下幾百毫升甚至上千毫升的水,結果沒多久,就感覺頭暈、心慌,一測血壓,比平時高了不少。
這是由於大量水分湧入血液後,血液會被稀釋,血液裡鈉離子等電解質的濃度就會下降,進而引發細胞水腫,幹擾心臟和血管原本正常的運作狀態。
此外,高血壓患者腎臟的調節功能或許也有所衰退,過量飲水會加重腎臟負擔,使其無法及時排出多餘水分,進而使血壓升高的狀況進一步加劇。
所以,高血壓患者在夏天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每次喝100 - 200毫升,一天喝1500 - 2000毫升左右就差不多了。
許多人都覺得晨間運動有益於身體, 尤其在夏天,清晨氣溫宜人,空氣清新,不失為外出運動的絕佳時機。
但事實上,夏季晨練的時間選擇不當,也可能帶來不良後果,夏天的早晨,雖然太陽還沒完全出來,但氣溫已經慢慢升高,而且空氣濕度大。
高血壓患者如果過早出門晨練,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身體為了散熱,皮膚血管會擴張,血液會更多地流向皮膚表面,這樣一來,心臟和大腦的供血就會相對減少。
許多高血壓患者在這個時段出門晨練,結果出現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危及生命的狀況。
這是由於在該時段,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處於較高水平,血壓亦易升高,再加上高溫高濕的環境刺激,血壓波動就會更大。
高血壓患者夏天要是想晨練,不妨等早上太陽出來以後,這時候的氣溫逐漸平穩,空氣濕度也沒那麼高了,像早上8點到9點之後這個時段就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