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去世的人越來越多?醫生警告:不想引起併發症,這4物少碰

「我糖尿病十幾年了,飲料不碰,飯也少吃,就是控制不住血糖波動,是不是老了就沒法控了? 」一位64歲的退休教師在復診時提到自己的困擾。
他堅持吃藥,三餐規律,也沒有暴飲暴食的行為,但血糖就是忽高忽低,體重還在慢慢下降。
醫生一看飲食紀錄,立刻指出一個細節──飯後常喝果汁,還喜歡沾點番茄醬、沙拉醬,「不碰甜食」的自我認知,其實漏洞一堆。
很多人以為糖尿病人要控制的是糖,其實不全對。糖只是表現形式,真正難控的是升糖速度,也就是所謂的「血糖反應」。
很多東西看起來不甜,卻能引發劇烈的血糖波動。問題不是你吃了多少糖,而是你吃的東西有多快變成葡萄糖進入血液。
果汁是這類典型。不少人覺得水果吃不了太多,喝點果汁總該可以吧,還覺得是維生素補充方式。 問題在這。
果汁去除了膳食纖維,只留下了高度濃縮的果糖和葡萄糖,進入胃腸道後幾乎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升糖速度非常快。
就算是100%純果汁,一杯下去血糖波動比吃一碗飯還激烈。
不少糖尿病人有個假象,覺得自己控制了主食,就相當於控制了血糖,結果飯後喝點橙汁、蘋果汁當成補水,幾天後指標飄紅,不知道到底錯在哪。
果汁不是健康飲品,而是糖的濃縮液,尤其對胰島功能減退的人來說,它就像一顆引爆器。你可以不吃糖,但一杯果汁已經讓整個血糖系統進入過載。
還有人誤以為水果越甜越危險,偏要選那些看起來「淡」的,像荔枝這種水果總給人一種天然清爽的錯覺。 但它的升糖潛力絕對不低。
荔枝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且比例極高,一次吃十來顆,相當於喝下好幾口高糖飲料。
更關鍵的是,荔枝這種水果甜味不強烈,不容易引起警惕,吃起來沒負擔,結果不知不覺攝取量爆表。
糖尿病人吃荔枝的問題不只是糖量,還有吸收速度。它不含足夠纖維,幾乎不阻礙糖的吸收,在飯後血糖還沒降穩的時候再吃幾顆,血糖馬上翻倍。
很多醣友明明主食吃得少,但下午加個荔枝或榴蓮,晚上血糖照樣飆高。問題不在吃了什麼,吃的時候沒看整個血糖曲線。
更容易被忽略的是調味料。像沙拉醬這種東西,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承認在吃。實際上很多外帶、小吃、早餐中的配菜都有它的身影。
別看它一小撮,其中卻隱藏了大量添加糖、精製植物油和乳化劑。
這些成分對胰島β細胞是一種持續刺激,在吃下去的那一刻不會立刻反應,但如果每天攝入,血糖基礎值會慢慢爬升,胰島負荷越來越重。
沙拉醬的升糖不靠糖本身,而是靠「糖+油」的混合效應。它讓醣類吸收延遲,卻延長了高糖狀態持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