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個生活實用小習慣,你做對了幾個?
來源:視覺中國
不過,要注意的是,睡懶覺可以,兩個小時就差不多了,不然就會惡性循環,影響到人的晝夜節律(也就是生理時鐘)。
起床不疊被子
有一個冷知識:臥室是最容易滋生蟎蟲的地方,容納它們的,就是你每天都會睡在上面的床。
這不是危言聳聽。蟎蟲會以人類脫落的皮屑角質蛋白為食,只要溫度和濕度適中,它們就能大量繁殖。
有研究證實,人在每晚睡覺時流失的液體最多可達1 公升。如果起床立刻疊被子,和人體接觸的那面就會被層層壓在最裡面,而累積了一晚的溫度和濕度,也就成了蟎蟲的培養皿。
有人懶得疊,直接把棉被翻過來,其實是健康的,陽光一曬,水分就蒸發了,蟎蟲的生長也會被抑制。
生肉買回家不清洗就煮
很多人在處理肉類時習慣打開水龍頭,讓水飛流而下,沖洗生肉。這個做法,看似衛生,卻十分危險。
來源:視覺中國
生肉往往都攜帶細菌,像是生雞肉,還可能攜帶沙門氏菌等致病菌,如果直接拿水沖洗,飛濺的水花就會在你難以看見的情況下把致病菌帶到廚房的各個角落。
如果是街邊小攤販買的肉類,由於環境不夠衛生、處理不夠乾淨或表面殘留有灰塵,是需要適當清洗一下的。
可以提前接好水,把它放進不流動的水中清理,洗乾淨後,再用廚房紙巾進行蘸乾即可。另外,清洗完生肉,別忘了手和盛肉的器皿都需要用洗滌劑清洗。
很多人為了去腥,會有給肉汆燙的習慣:冷水下鍋,熱水煮開。 實際上,這個過程,就已經是最好的殺菌了。
洗澡時間短,衝衝就出來
有些人認為,洗澡就要像一些平台上的帶貨部落客們一樣,各個道具都用一遍,每個流程都不能少,洗完怎麼也要半小時起步,一小時不封頂。而洗澡時間短的,往往會被認為是敷衍了事。
但洗得時間長,對身體並沒有好處。
首先,人的皮膚表層會有一層屏障,過度清潔會導致其受損,進而引起皮膚乾燥和搔癢。
其次,長時間在密閉的空間用熱水洗澡,會導致氧氣被消耗,可能出現腦部缺氧,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
最好的洗澡時間,是在10 分鐘到15 分鐘之間,剛好唱完兩三首歌。
只要不髒不油
就不會每天用洗髮精洗頭
關於洗頭,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多洗派認為,一天一洗才能保持清潔,防止發癢,少洗派認為,多洗會讓頭皮受損,容易掉髮。
實際上,怎麼洗頭,也是因人而異的。
頭皮上分佈著皮脂腺,它的密度極高,這讓頭皮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出油,當油脂變多、產生角質,清潔不到位就會容易引起皮膚問題。
如果是油性髮質,且在灰塵比較多的環境工作或整天在露天場合,還是建議每天洗一次頭。
但如果是乾性髮質,且並不會暴露在污染比較多的場合,就不需要每天洗了,可能兩三天洗一次,也是沒問題的。
來源:視覺中國
洗衣機用完不立刻關上
在結束工作之後,洗衣機的內部,其實還是潮濕的,有些洗衣機有加熱功能,如果立刻關上蓋子,無疑會讓微生物在內部大批量繁殖,污染新放進去的衣服。
最好的做法,是洗完衣服後,打開蓋子,讓內部自然風乾。
同理,有些人洗完盤子會立刻收進櫃子裡去,這也是會讓微生物繁殖的,最好等它晾乾之後再摞起來。
在這裡,要提醒一下,用完馬桶之後,蓋子最好還是關著,這樣可以防止細菌跳脫出來,四處飛濺。
9個生活實用小習慣,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