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黃金10年,做到這3個“不”,福氣會越來越多

退休後的黃金10年,做到這3個“不”,福氣會越來越多
value101 2025-10-24 檢舉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省吃儉用半輩子,原想好好享受晚年,卻因一時揮霍,把手中那點積蓄弄沒了;

處處替兒女操心,事事過問,卻不想被子女怨懟,導致家庭不和,關係疏離;

退休後,日子雖悠閒自由,卻彷彿失了重心,愈發空虛孤獨,精氣神每況愈下…

很多人在步入晚年生活時,明明想過舒心愜意的日子,卻總是事與願違。

究其原因,往往是自己沒拿捏好行事分寸、沒做好未來規劃。

都說:千金難買老來福。

晚年過著怎樣的生活,是由平時的行為習慣所決定的。

退休後的黃金10年,做到這3個“不”,福氣會越來越多。

 

消費上:不揮霍無度

俗話說得好,手有餘糧,心中不慌。

但有些老人出於“補償”的心理,想要花錢買健康、買“親情”,卻深陷消費陷阱而不自知。

看過一位上海網友的分享,她的婆婆退休後,在養生保健上的花銷愈來愈大。

婆婆認為,只要買的保健品對身體好,貴點也無所謂。

因此,她不斷購入各種價格不斐的老年口服藥,還有上千塊的磁吸內衣、5800元的艾灸椅、兩萬多元的保健床墊等用品。

子女們曾經勸她不要亂花冤枉錢,可老人反過來怒罵他們不孝順,依舊我行我素。

短短幾年,婆婆花掉了60多萬元,不僅把自己的退休金花光,還把公公去世前留下的錢揮霍殆盡。

更令人不解的是,她還想賣房繼續消費。

但沒等計畫實現,婆婆便生病住院了。

那些她花光積蓄買來保命的東西,並沒有保住身體健康,反而讓她每天還要多交不低於1500元的住院費。

顯然,婆婆的做法是很不理智的。

老人家買些養生產品無可厚非,但把養生當保命,把全部積蓄投進去,不僅容易導致半輩子的積蓄打水漂,還會加重兒女的負擔。

如今社會上,類似的事件並非少數:

例如寧波餘姚市三七市鎮70多歲的曹大爺,花11萬元購買的品牌藥只是普通的提神藥;

還有北京海淀區的鄧阿姨,花3萬元購入“中醫大師”推薦的“神藥”,最後卻被告知是假藥…

很多老人勤儉節約大半輩子,終於存下一筆可觀的退休金,就想著往後的日子對自己好一點。

可捨得花錢是一回事,懂得花錢又是另一回事。

由於缺乏對商品的了解,以及隨著年長帶來的判斷力下降,老人容易輕信於人,誤入高價消費騙局。

他們遇到對自己噓寒問暖的人,便當成親人;聽到被誇得天花亂墜的宣傳,便深信不疑。

然而,那些高昂的付出既買不來真心,也換不來奇蹟。

真正的安康,不在高價的保健藥丸,而在運動鍛煉,強身健體;

真正的幸福,不在熱情的噓寒問暖,而在身邊人的記掛與關愛。

擦亮眼睛,理性消費,不揮霍,不浪費,才能擁有一個細水長流的晚年。

 

來源:視覺中國

 

家庭裡:不干涉子女

週國平說: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的界限,而一切麻煩和衝突都源於想要突破這界限。」

生活裡,有些老人和兒女的關係不好,往往是因為對兒女的事管得太寬了。

可再親密的家人,彼此間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界線。

如果父母在子女長大後,還一如既往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干涉,勢必會影響家庭和諧。

電視劇《加油!媽媽》中,田母是個非常強勢的婆婆。

因嫌棄媳婦學歷低,從始至終,她對兒子的婚姻很不滿,整天指手畫腳。

家裡小到每天吃什麼菜,大到兒子媳婦什麼時間同房,都得照她的意思來辦。

媳婦若是反駁兩句,便遭她貶低辱罵沒教養,上不得檯面;

兒子試著跟她說理,便被她撒潑怒罵沒良心不孝順。

為了抱孫子,重男輕女的她不顧媳婦不生二胎的意願,找來各種生兒秘方,讓媳婦懷上寶寶。

等媳婦好不容易接受懷孕的現實,她又各種作妖,導致媳婦意外流產。

媳婦傷心失望帶女兒搬走了,兒子為挽回婚姻也憤然離家。

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庭,終究被田母的霸道和無底線徹底撕碎。

在我們的生活裡,不少父母退休回歸家庭後,出於責任和關心,喜歡用過來人的身分教導兒女。

不論婚姻、工作,還是生兒育女,他們都忍不住出聲參與,卻令兒女深受困擾,生出嫌隙。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